红色题材戏剧创作正是以艺术的方式探寻红色文化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要载体,一部部鲜活而感人的作品既有力地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又是我们党、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
本文通过京剧这个小小的窗口,希望带给大家对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振兴之路一些思考和启发,更好地理解守正创新思想的深刻内涵,明确守正创新思想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底色,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理论基础。
青松岭的好日子正是新时代、新农村的变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满身乡土气的农民脱胎换骨,他们身上赓续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优良传统,也体现出劳动致富的美好前景和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燕翼堂作为具有300年历史的名门望族,秉承“耕读传家,仁厚济世,德行为上,矢志不移,益勤益俭,道义不失”的家训,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歌仔戏《侨批》不是简单地讲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现象、人物发现他们背后所体现的中国历史命运和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及历史带给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
戏曲艺术是表演的艺术,必须以人物塑造为中心;但同时,戏曲艺术又是综合的艺术,文学、表演、音乐、导演或舞美等任何一个维度的发展都可以为其注入活水,使其在新的社会语境和技术条件下诞生出新的艺术经典。
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之所以令人震颤,是因为脚夫骡子的个人遭遇竟然对应着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这个脚夫骡子的执拗个性竟然产生出巨大的意志力量,脚夫骡子的长征是红军长征派生出来的他个人“心灵的长征”。
淮剧《谷家大事》以苏北农村谷家故事展现当下生活,时代气息浓郁、戏剧结构精巧、人物形象生动丰满,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带来了有益启发。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既保留传统粤剧的味道和经典唱段,又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展现巍峨瑰丽的宫殿群和神奇浪漫的南越古国风情,令古越焕发新活力。
话剧《长安第二碗》通过西安城墙下老秦一家40年来的变化,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色。
当代戏剧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让戏剧家有广泛的题材选择空间,有包容从历史到当下的题材选择自由,且不能目光短浅地要求戏剧新剧目创作只注重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还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把戏剧当成直接的宣教品。
优秀小说的骨干根基与精神内蕴,精彩的改编剧作,富于创新的舞台表现力与导演艺术,优秀实力派演员、年轻演员的精准演绎,舞美设计、灯光、道具、服装等艺术全流程环节的协作,共同成就了一部别开生面、新意充盈的革命历史题材新作。
“在创造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在各种文化冲击下吸引更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海内外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有助于戏剧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使地方传统戏剧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安徽省话剧院的话剧《今夜星辰》既是一曲对中国知识分子无私献身祖国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的英雄壮举的赞歌, 又是一首质朴无华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