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英文全称“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s Association”,简写为“CLACA”)是中国文联继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11家协会之后成立的第12家全国性文艺家协会,是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本协会由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组织和关心支持文艺评论工作的相关单位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是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国文联和民政部的指导。协会成立于2014年5月30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为实体办事机构,兼任协会工作。
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中国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中国网络文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可能和路径、北京网络文艺研究的问题和对策等论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论创新的地方经验与世界视野”“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艺理论资源新探”“湾区城市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变革”“湾区网络文艺与中国文艺海外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近二十位领导专家齐聚线上,共同探讨《县委大院》的艺术特色,专家们探讨了该剧对新时代县域治理现实的真实还原与鲜活表现,肯定了作品所塑造的生动人物群像和基层干部执政为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了这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并结合当下的文艺事业发展现状,文艺评论的功能与责任、电视剧美学呈现与视听表达、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发展、电视剧的人民性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及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会,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视角,对《县委大院》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和评价。
道德委将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团结凝聚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敬德修业、知行合一,率先垂范、同心协力,努力建设和维护文艺评论界的清风正气和良好生态。
11月15日,中国评协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成立仪式暨文艺评论行风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委员会将团结凝聚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敬德修业、知行合一,率先垂范、同心协力,努力维护文艺评论界的清风正气和良好生态。
道德委的成立和新版《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受到了中国文艺界尤其是文艺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在全国人民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产生的,体现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思想,昭示着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在奋进新征程中的精神境界!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和新的文艺高峰,富有文化原创力和创新性的“文艺两新”,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文艺中国”新时代的春潮里为观众泛舟,特别节目中汇聚了文化和旅游部十大直属文艺院团的精品佳作、多地优秀作品云集、知名艺术家与中青年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倾情献艺。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3年12月28日,协会下设文学、书法、美术、戏剧、影视、曲艺杂技、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网络文艺、藏族母语、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等13个专业委员会,现有理事19名,会员374名。
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7年12月9日。现有五个市级评协、一个县级评协团体会员。现有会员137名,中国评协理事及会员近50名,各市级会员200多名,覆盖12个艺术门类。
舞台艺术理应传承“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坚守“品质为王”的艺术真谛,借助新技术赢得发展新生机,以高质量的好作品丰富大流量的新舞台。
本文立足优秀主题性电视剧创作实际,主要从创作源泉的人民性、表现人物的精神主体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性构建、人民美学的多样风格呈现等维度展开分析。
新主流之新,贵在创新。而创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时代、来源于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更重要的来源是对人民之所感、所想、所愿的理解和传达,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主流价值与主流受众最大程度的共识。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成为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担当,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崭新局面。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支撑下,文艺才能发挥其团结人民、激励人民大众努力建设美好生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的积极引领作用,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代理论研究者和批评家的责任。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活跃创造,开拓新境,是十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取得充分发展提升的鲜明写照。
十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历史变革与新气象不是仅仅显示于个别性理论问题上或局部性理论领域中,而是整体地全面地走向了体系化的自主创新。
这是曲艺界近两年来难得的一次以新生代群体的面目进行的集体亮相和集中检阅,再次描摹出曲艺骨血传承的清晰流脉,标举了曲艺紧随时代、与观众亲密无间的精神气质,凸显了曲艺艺术之美。
“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武戏、丑戏)展演在特殊时期给了这些了不起的青年人才很好的展示平台,是对观戏者的安慰——戏曲传承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也是对演员们的极好鼓励,有付出就该有热烈的掌声回报,向这些青年演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