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
  • 临帖的文化意涵(张瑞田)

    对书法家而言,临帖有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开始是亦步亦趋、小心谨慎,然后才是深入理解、大步向前,进一步把握书法的技术要素。

    2023-05-16详情
  • 《李纯博临池墨迹》:法古传今 以书通心(仲呈祥)

    李纯博的审美旨趣在《李纯博临池墨迹》所体现的正能量与感染力,透视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民族历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坚守与敬畏。

    2023-04-27详情
  • 书法之于人的精气神(彭庆阳)

    书法能让人凝神静虑、专一不杂,故而能养神,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

    2023-04-24详情
  • 书法精神的朝向(董水荣)

    黄坤生的书写转向,使之成为一个有内在辨析力的书法家,他的书写变得有存在感。

    2023-04-20详情
  • 管窥王羲之尺牍的艺术特色:雅致逸韵(许传良)

    每次临摹王羲之尺牍,总会让我们通过字里行间,循其一点一拂而欲探究那个曾经的魏晋风度,这本属历代文人自有的“原风景”,一直让我们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2023-04-03详情
  • 谁成就了盛唐书法气象

    谁成就了盛唐书法气象——兼议孙过庭、张怀瓘的理论贡献中国书法五千年,无论由简入繁——从刻画符号到大篆石鼓,还是由繁复简——由篆向隶,又从章草向楷书进化,基础理论总是若隐若现,且须臾难离。初唐四家楷风严谨,李邕变右军笔法独树一帜,以至颜筋柳骨,书法成了盛唐气象重要标志,其中,孙过庭、张怀瓘的理论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但是,纵览唐代书史,难觅孙过庭、张怀瓘的踪影。孙过庭英年早逝令人唏嘘,张怀瓘无书法作品

    2023-03-28详情
  • 杨凝式的壁上书写(喻军)

    这样的书写方式,在无形中生生把书法创作与传统文人的书斋式趣味作了切割,以植入墙体的庞然形制和飞扬气象,张大了笔墨的呼吸和吞吐能力,抵近了书写所能达到的表现极致。

    2023-03-09详情
  • 北朝书风之流变(朱中原)

    北朝书风面貌奇特而驳杂,笔法完备,形态变化多端,尚未形成一种统一性、固定化、模式化、标准化的范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颇具艺术美学价值的真书体。

    2023-03-07详情
  • 《书法工作散论》读后:在“散论”中聚焦本质(张瑞田)

    《书法工作散论》是一册备忘录,标注了当代书法发展历程的重要履迹,有反思,有展望,客观而全面;《书法工作散论》也是一本工作指南,摆事实,说道理,有政策研读和学理分析,从宏观上讲明了书法事业是民族大业的组成部分,也从实际出发,辨析书法工作中的得与失,从细节里把握当代书法的结构特性和未来选项。

    2023-02-28详情
  • 特殊之美|研究简帛书的意义(刘照剑)

    简帛书研究对中国学术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改写或重写中国学术史。

    2023-02-23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