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用一次精彩的创作实践回答了上述问题:坚守人民立场,拥抱时代精神,让传统的京剧舞台焕发出崭新的活力,让新京剧的殷殷风雷再次崛起于艺术的旷野,才是广大京剧爱好者和观众的众望所归。
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艺术,既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优秀传统文艺实现当代传承与弘扬的主要脉络,自然应该也可以成为革命美学、革命传统实现当代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渠道。
婺剧《信仰的味道》紧紧围绕陈望道在翻译、传播、实践《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坚定信仰这一主线,把分水塘村作为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有巨有微,把《共产党宣言》中最有价值的精神形象地告诉观众,呈现了“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一本书武装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的主题。
《一个人的长征》把整个故事重新抛回到了一种民间的混沌状态,让人物根据具体的情境去做出选择,也因此从最原初、最具体的角度挖掘出了生存本能、生活需要所蕴藉的能量与活力,以及它们经过锤炼升华为理想信念的过程。
话剧《情系贺兰》通过讲述忘我付出的扶贫干部与勇于开拓的西海固人民携手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宁夏银川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
在继承中探索发展,挖掘、整理北京曲剧历史上的优秀剧目,兼收并蓄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在守正创新中重塑剧种新时代的审美形态,或许是北京曲剧须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必经之路。
《金色的胡杨》以直面生活的写实手法,深情地讲述了主人公几十年如一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宽广博大的胸怀,带领新疆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各族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共同致富的感人故事,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怀揣赤子之心,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舍己为民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