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魔域·亚特之光》运用了这款为人熟知的网游IP,通过编剧崔文嵚、付蕾的戏剧构思,导演李伯男、韩清的舞台探索,实现了从网游到戏剧的跨媒介改编。
从英雄儿女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在理想光芒照耀下的大无畏的英雄气质,这种气质,正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走向未来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龙江剧《萧红》立体呈现了萧红孤独与叛逆的一生,以“要读书——争自由——做自己——归故乡”为叙事主线,在讲述萧红一生情感经历的同时传达出她对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抗争,以及萧红视文学创作如生命的人生旨归。
历史剧《庄妃》塑造了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个性鲜明的庄妃形象,把历史故事讲出了新意,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此剧表现在抗战背景下,延安鲁艺收留的一群流浪儿童,他们跟冼星海不期而遇,跟他的音乐创作交织在一起,冼星海以他富有灵性的音符,孩子们以他们简单质朴的乐器,共同发声,鸣奏出民族同仇敌忾的心曲,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敌斗志,表现民族精神的凤凰涅槃,完成了一部宏大的民族史诗《黄河大合唱》
文学与戏剧向来紧密相连,两者间激荡出的强大魅力吸引无数观众走进剧场空间,通过不同的视角寻找字里行间的缜密,主创们怀着尊重的态度“让戏剧回归文学”,又以鞭辟入里的笔力“将文学浓缩于戏剧”。
近些年一些现实农村题材剧目,在粗粝朴素的现实语境书写中,尝试找到属于戏剧舞台特有的诗性语汇,为中国乡土大地上众多平民,勾勒刻画出一种时代图谱和普遍心性,给当代舞台增添了一些亮色。
话剧《桂梅老师》通过对场景的再还原,追寻“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初心”与“来路”,揭示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丰富的文学意蕴、现实主义底色上的诗化风格和浓郁的陕西地域色彩是“话剧陕军”显在的审美韵致,其背后则体现着陕西话剧人的文化自觉及艺术自省。
河北梆子剧院新版《白蛇传》对人间真情的宣叙和咏叹,如一道“爱”与“美”汇成的激流,涤荡红尘,澡雪精神,其赏心悦目的艺术魅力和启人向善的感召力,令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