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建设性,是其自身规定性之一,好的评论能够也必须发挥推动、促进、引导、启发的作用,即有益于创作进步,有利于大众鉴赏,对社会文化氛围营造产生良好影响。
正是由于优秀而深入的文艺批评,在艺术话语体系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关注文艺批评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文艺批评正常开展,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艺评论既要有批评性也应该有建设性,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批评性的建设立场和建设性的批评态度,这样才能共同促进中国文艺创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关怀现实、勇于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的文艺才能真正从高原逐渐走向高峰。
清代学人的家国情怀和学术操守,敢于与历史巨匠对话甚至质疑和批评,治清代诗学却着眼于当下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既面对本土传统,也兼顾域外西学
文章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民族交响乐协奏曲纽约展演”的专家研讨会基础上,提出“后新潮”音乐的概念,通过分析,认为其具有两重内涵。一、指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中国现代音乐发展新时期;二、指的是这一时期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发展中表现出的文艺现象。具体体现为“平视”与“包容”西方的文化心态;走向国际,扎根中华文化的创作理念;个人风格化写作与逐步建构中的风格化写作并行。文章品评了“展演”音乐会的作品,认为其体现了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与“中华美学精神”,从而对“后新潮”音乐的存在与特征予以佐证。
艺术学名词审定是艺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艺术学名词的收录、诠释、审定水平的高低,不仅准确地体现着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而且清晰地标示出艺术学科的创新能力及学术水准的高低
遵循美育工作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更是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