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
  • 增强讲述中国形象的主体意识(郑焕钊)

    国产动漫、游戏在借助海外经验提升自身技术制作水准的同时,如何不是把中国仅仅作为元素,而是真正具有整体风格和文化内涵,都需要我们真正处理好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的关系。

    2020-11-26详情
  • 扬批评精神 做文艺诤友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文艺,伟大的文艺需要真诚的批评。让我们努力发扬批评精神,释放批评活力,形成批评之风,推动文艺进步。

    2020-11-24详情
  • 以人民为中心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民间文艺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应关注民间文艺的人民性,重塑民间文艺的当代性,发挥民间艺人的主体性,提升民间艺人的获得感,让民间文艺在中华大地的土壤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长久地守护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

    2020-11-18详情
  • 紧贴时代脉搏 抒写时代之声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作为文艺战线上的一名战士,更需要紧贴时代脉搏、增强精神力量、抒写时代之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奋发有为。

    2020-11-17详情
  •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结合文艺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联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研讨。

    2020-11-06详情
  •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1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

    2020-11-06详情
  • 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

    我们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指示精神办事,努力改变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和说服力的状况,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11-04详情
  • 2020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在京开幕

    10月24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2020年年会暨“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2020-10-25详情
  • 潘鲁生:繁荣发展人民的文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民间文艺,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落到实处。

    2020-10-23详情
  • 王蒙: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者王蒙认为中华文化有“三性”“三尚”“三道”,一起来看。

    2020-10-21详情
  • 《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

    2000年,作者出版30万字的《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45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年来,随着时间的绵延,该书的字数呈梯度递增,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由此使作者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始终占据该领域的前沿阵地,引领最新的研究向度。

    2020-10-19详情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写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

    文艺同人民的关系不仅是鱼与水的关系,而且是源与流的关系,由此而决定了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就不仅会枯槁,而且会绝生。

    2020-10-19详情
  • 中国古代意象化风格品评的基本特征

    “意象化”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领域相关风格品评所采用的主要批评方法之一,代表了古人认识理解风格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艺术学理论学科为出发点,考察分析历代“意象化”风格品评的理论文献,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喻象性、虚拟性、审美性、主体性及程式性。

    2020-10-14详情
  • 斧工蕴道:“工匠精神”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基因(夏燕靖)

    如今,“工匠精神”被提升至国事策略,甫一问世便被国人珍视和频频提及,并成为工业化、商品化生产时对从业者道德发出的忠告和要求。于是,古为今用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它是对古代工匠技艺及工匠文化传承的一项落实,秉承极致、求精务实的“工匠精神”是推动全社会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

    2020-10-09详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发展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

    2020-10-09详情
  • 谈谈中华文化基因的层累与共现(王一川)

    中华文化基因是在漫长历史变迁过程中历时地逐层累积即层累而成的,而对当代人而言又是在共时空间中同时呈现即共现的,从而需要从层累与共现两方面加以探讨。

    2020-09-24详情
  • 专家学者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戏剧现场

    聚焦后疫情时代的戏剧现场,邀请著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共同展开讨论,以开放心态和多重视角,探讨未来戏剧发展的无限可能,也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到这个论题中来,为戏剧的未来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2020-09-22详情
  • 中国抗疫的社会根基与文化底蕴(钱念孙)

    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了丰富的应对各种危机挑战的经验和智慧,而且铸就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意志和品格。

    2020-09-21详情
  • 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领域十大看点

    综观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成就,在国家宏观文艺发展理念和政策指导下,文化治理方面形成体系化;艺术理论与实践领域围绕庆典,将“回顾与总结”“献礼”“文旅融合”和“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主题。

    2020-09-08详情
  •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品格与文化主导力(卓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在思想文化领域亟待提升其主导力,需要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深入了解、精确阐释,在观念和方法上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解决后现代文明中诸多重大而艰难的文化问题和精神困境,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确立人的价值,推进人类社会向更高文明层级迈进。

    2020-09-03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