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几代文艺理论家一方面努力通过理论研究回应着中国自身的文艺创作实践与批评实践;另一方面,也努力将文艺问题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中加以思考,并试图通过文艺问题的思考,介入到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使得当代文艺理论不仅成为共和国文艺成就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而且成为与时代前进的脉博最为同步、理论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人文研究领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七十年文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推进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专门采访了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高建平研究员。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社会现实,这是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文化管理与科研部门在课题组织、传播平台、体制建设、资料编纂等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开创崭新局面,这是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遵循学术规律,整合学科优势,夯实研究基础,彰显学术特色,这是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收获。总结历史经验,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道路。
“后批评”状况打开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现实语境的一角,而“文学的马克思主义”则表征性地揭示了某种时代症候,由此进一步审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转向与表达焦虑问题当非无根游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中对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问题思考的结晶,也是从特定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即知识型)出发理解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一种尝试。
在艺术创作领域,人工智能也会给人类带来新的方法和体验,AI艺术创作不仅可以成为丰富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种手段,还可以为人类的艺术欣赏带来更多选择和可能。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发展的旨归所在。
与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的价值意义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书系的出版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开展批评和研究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中国文联出版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对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将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增添浓重的一笔,希望该书系持续不断地出版下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第28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主题是“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空间与途径”,听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出版座谈会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研讨会举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担任学术指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发展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循此精神来审视中国当下文艺发展的现状和话语空间,笔者以为,在中国经验的阐释中展现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精神品格。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文艺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功能论、价值论和批评论,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
数字时代是一个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文艺评论的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机制日益多元化。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是一个亟待关注的全新课题。当前研究尚存局限和可突破之处:第一,尚无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补;第二,相关研究视角相近,论述呈现同质化,应当跳出窠臼,另辟蹊径;第三,对于数字时代传播新趋势、新现象把握不够,或探索欠深度,可进一步探索;第四,对于文艺评论传播新形式、新特征关注不够,或研究欠严谨,可进一步研究。
探究文艺作品的审美特质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回顾70年来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点与原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文艺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无愧于时代”,意味着艺术应当成为时代映像,映照出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画卷。“无愧于人民” ,是说艺术应当传达人民心声,替人民立言,服务人民。“无愧于民族”,期待艺术成为正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为这个民族培根铸魂。
2019年7月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三期“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