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艺术的创新,需要深入挖掘时代精神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并为之赋形、抒情、写意,进而创造生动可感的审美形象,以此打动人、鼓舞人
《咏春》以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切入,恢弘而精彩地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生动挖掘了像大春那样平凡英雄的精神世界,更讴歌了一代宗师叶问这样的英雄榜样的精神世界。
芭蕾舞剧《红楼梦》似乎浸透着我国戏曲艺术的美学原则:简约的布景自如实现着情境的假定性,虚拟的动态自觉描绘出行为的真切感,外化的心念自然增添了形象的丰厚度
在科技赋能的数字时代,“视觉写意”如何实现从“物境”到“心境”、从“物象”到“意象”,将内在情思与外在物象相融合,让“诗化”与“写意”的中华美学传统在舞剧艺术中建构当代写意的舞台空间审美观,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是艺术家们继续攀高为峰的内在驱动力与愿景目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将士在舞台上挺进,从不畏惧的神态、绝不屈服的意志、英勇战斗的气势……原创民族歌舞剧《郑律成》在弥漫硝烟中、在浩然正气中、在血色晨曦中扑向观众的眼帘……
《舞上春》围绕着“人与自然之爱”这个东方哲学主题,融合了文化和艺术的多维度表达,以“诗书画”意境为线索,用当代的表现手法,将音乐、诗歌、书法、物候和视觉等与舞蹈元素有机结合,传达了中国古典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让无言的舞剧艺术持续攀越更高的情感向度、审美向度、伦理向度、精神向度与价值向度,为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谱写着属于舞蹈艺术的梦想与荣光。
全剧一开场,作曲家张筱真便为驼队首领道尔吉创作了一首极具穿透力的男子长调,并通过咏唱古代丝路沿线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真挚淳朴的跨国亲情,将现场的观众带回了那个“大漠孤烟直”的沙海荒原,悠扬的旋律与激昂的节拍始终贯穿于全剧,在听觉上将人们带入了西域边陲的风俗民情之中。
歌舞剧《戴爱莲》通过戴爱莲的人生抉择,让广大观众知道了戴爱莲是一位怎样的舞蹈家——知道了这位受人爱戴的舞蹈家戴爱莲,如莲荷般的冰清玉洁,倾毕生之心血为民族的独立与进步而舞!
《五星出东方》用舞蹈解读和展现中华文明包容性,同时利用多元表现形式让西域真实情景再现,呈现出一部推动展现多元文化交流与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力作。
舞剧《深AI你》其实是认认真真地把机器人当作善解人意的“人”来表现——即便是她因“程序设定”的限制而“衰老”,也体现出一种“人”的状态。
舞剧《大河之源》可以视为青海艺术界及中国艺术界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语言去探索全球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部力作,既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