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作为“现代英雄”的典型代表,其所遭遇的对抗力量来自于人的外在欲望目标与内在自我认同之间的张力乃至撕裂,这也正是现代性戏剧核心的主题。
《金蝉塑与糖人宝》以老北京的手工简笔画为创意基底,以中国舞为基础,融合了三弦、京胡、曲笛、大鼓等民族乐器的元素,带领观众回到“北平” 。
在2016年岁末,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中国梦——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成果展演”首场演出的下半场中,由“80后”舞者宋欣欣和王玫编导并参演的《我和妈妈》正在上演,“大段大段的说话,从始至终的独白”,展现了现时代一对母与女对于人生理想、生活感觉与情感结构诸方面的分歧与交融。
《朱鹮》用写实与写意交融的手法构织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脉络,而朱鹮与樵夫以及淳朴村民之间的深厚情感也成为舞剧结构中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舞蹈形式穿插呈现的动因。
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一书,是于平受聘于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担任院长期间,为“南艺舞学丛书”“置办”的第二部教材(第一部是《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 ) 。与第一部教材相类, 《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亦是一部史学类教材,这是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历史发展脉络的全面梳理。
第十一届“荷花杯”中国古典舞比赛刚刚落下帷幕,两个晚上的精彩角逐,三十余个节目,既有《月下独酌》的李白,又有《齐天大圣》中的孙悟空,让观众大饱眼福,《禅定》《丽人行》《纸扇书生》《丝路天音》等节目也令人耳目一新。
纪念陈爱莲从艺六十五周年纪念作品——大型古典舞剧《红楼梦》日前在京上演。作品分为六场一序一尾。舞剧高度浓缩了文学原著中的经典桥段,以宝、黛、钗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舞者的精彩演绎,集中展现了中华儿女数千年来蕴含在心底的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