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学始终坚持与社会共进步,与人民同呼吸,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涌现出大量反映时代变革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优秀作品。
《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贯穿全书的自觉理论追求与明确问题意识,将全书统一为具有一贯性的整体,为宋词研究应当具有的品格及可能的研究范式作出了值得尊敬的探索。
《补玉山居》被称为“当代中国的‘新龙门客栈’”,满满的江湖气息,自然而然地激活了笔者观赏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徐克监制的《新龙门客栈》的经验。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学理论界走过了西方文学理论界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理论的结构正在发生重组和新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刻不容缓。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是著名教授鲁枢元老师带领学术团队,耗时四年时间完成的一部近七十万字的学术专著。该书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近40年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江南岸边草,苍茫一书生,乐读万卷书,好作万里行,心向真善美,敬重天地人”。无论是时代思潮如何变化,胡经之始终保持着对真善美的坚持。他的信念是把自己的博士生培养成学有所长的学者、博雅之士,他为广东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作家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坚持关注现实与艺术创新相统一,在反映时代变迁、拓宽读者视野的同时,也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