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
  • 试论中国古代的两种“艺道观”(刘跃兵)

    内容摘要:在艺术学理论中,关于艺与道的关系的理论和学说被称为艺道观。中国古代的两种艺道观分别通过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体用模式和以儒家

    2017-04-05详情
  • 音乐评论应穿梭于梦想与现实之间(刘小龙)

      内容摘要: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音乐评论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优秀评论文献。笔者对舒曼评论文章展现出的文学想象、历史风尚和批

    2017-04-05详情
  • 戏曲的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醒(沈勇)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明的文化输出会对冲弱势文明的文化信心,从而导致弱势文明逐渐丧失自我认同,转而崇拜强势文明,进一

    2017-03-31详情
  • 中国当代的视觉艺术理论姓啥(梁玖)

      内容摘要:在所谓超级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以视觉为调控和表达媒介的艺术,究竟是以什么为中心或依据在运转和拓展自己的时空及其边界,

    2017-03-31详情
  • 2016中国话剧面面观:厚积薄发(宋宝珍)

      内容摘要:本文对2016年的话剧演出状况作了回望和描述,指出本年度的话剧发展处在积蓄势能、寻求突破的阶段,虽演出数量较多,戏剧节频

    2017-03-31详情
  • 2016国产艺术电影的进步与探索:多元新变(路侃)

    2016年国产电影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艺术电影表现突出,总体上发挥了提高电影质量、提升审美水平的作用,在大量商业化、娱乐性作品中树起了艺术和思想的旗帜,促进了人们对国产电影的关注。全年国产艺术电影突出特点是艺术的形式性、前卫性与内容的现实性、人民性、思考性有密切联系,并因此对现实主义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些作品表现出执著的探索创新,生动呈现了“无奇之奇”的传统美学当代化与内在震撼、时空表达与画面构图的新颖镜头语言、喜悲剧融合中笑与批判思考的深度联系、现代主义风格与民族化相结合的新奇表现力、表意性对艺术电影深度的提升等多样性。但目前艺术电影还普遍缺少精神的大境界、大格局,内容也需要更大开拓,观念与表达需要更完美的统一,应具有更深的精神内涵。

    2017-03-31详情
  • 2016戏曲创作演出纵览:文化自信(傅谨)

    文化自信对2016年戏曲创作与演出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戏创作中运用戏曲化手段,已经成为戏曲界普遍而自觉的追求。福建戏曲仍然表现出在全国范围内的引领作用,在传统戏的挖掘、整理加工演出和新剧目创作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曾静萍、张曼君、郑怀兴、刘杏林等具有代表性的戏曲艺术家,在表演、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领域,有令人欣喜的突出成就。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的活动和小剧场戏曲展演,也是该年度值得关注的重点。

    2017-03-31详情
  •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封面作品

    范迪安《雪山、草地》油画 2016年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参展作品  沈鹏 江苏《乡愁》

    2017-03-15详情
  •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2期封面作品图集微评

    关心仁《大山之下》中国画  阳光或者风雨,天堂或者炼狱,还有那无以言说的命运,多少人的曾经,是否都该像枝头的黄叶,到头来总被雨打风

    2017-03-14详情
  • 吴乾浩评梅阡:弥合文学形象和舞台形象矛盾的导演

      内容摘要:梅阡先生编导结合,享有盛誉。他改编的《骆驼祥子》对老舍产生新的诱惑,想续写下集。他调动话剧艺术的所有手段适应演出需要

    2017-03-10详情
  • 郑焕钊:网络文艺的形态及其评论介入

      内容摘要:网络文艺具有崭新的文化形态:从外部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是网络文艺产生、传播、接受和反馈的技术平台,并借由这一新

    2017-03-09详情
  • 胡疆锋:文艺批评的多声部与元规则

    内容摘要:按照批评主体的不同,当下的文艺批评可以分为艺术家批评、媒体批评、职业批评三种形态,它们构成了文艺批评的多声部。元规

    2017-03-07详情
  • 白锐:形式批评与古代书论的现代转化

      内容摘要:当代书法理论研究与书法创作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古代书论的现代转化。本文梳理了古代书论的五种范式,分析了处于古代与

    2017-03-07详情
  • 刘文斌 刘志中:现实主义的胜利——评长篇小说《河套母亲》

      内容摘要:长篇小说《河套母亲》以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叙写了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婆媳二人1930-1980年代的曲折经历,反映了河套地区

    2017-03-06详情
  • 邱婧:母语、影像、文化互动及象征——评电影《塔洛》

     内容摘要:藏族母语电影是中国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万玛才旦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藏族母语电影导演,本文以其电影新

    2017-03-06详情
  • 孙昭:主旋律戏曲创作中的艺术创新——评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

    内容摘要: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有关焦裕禄主题的优秀戏剧作品已经很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超越过去,写出新意,就

    2017-03-03详情
  • 史爱兵: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

      内容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艺术批评成果丰硕,形成了重品、厚意象,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特点。自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我们源于强国

    2017-03-03详情
  • 李凌达:《魁拔》系列动画电影的美学意蕴

      内容摘要:当前中国动画电影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已不复当年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但是重新审视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和受众的审美心理可以发

    2017-03-02详情
  • 贾振鑫:品味中华曲艺之美

    中华曲艺,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绽放的艺术之美,令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这一艺术形式,创造性的发挥了语言功能,以说、唱、

    2017-02-28详情
  • 郑晓林:江南丝竹的民族品性和美学品格

      内容摘要:江南丝竹与活生生的生活、生命、生存交织在一起,构成中华美学独特的张力场。江南丝竹的和谐包容是中华美学精神最重要的一个

    2017-02-28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