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好莱坞的“功夫梦”与张艺谋的东方奇观(周文萍)

2017-04-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周文萍 收藏

  内容摘要:作为合拍片,《长城》采用了“功夫梦”的电影类型。影片运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对东方奇观的展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在满足好莱坞种族文化规则的同时也表现了中国立场。张艺谋通过《长城》里中国元素的表现来传播中国文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本身存在故事薄弱、人物模糊、过分夸饰等问题,影片也引起了不少批评。这反映出中国观众并不仅仅满足于在银幕上看到中国元素与东方奇观,而是期待有更加成熟优秀的影片来传达中国文化。这对《长城》及今后的合拍大片来说是一种批评,更是一种鞭策。

  关 键 词: 《长城》 功夫梦 东方奇观

  2016年底,引发最大争论的电影无疑是张艺谋执导的《长城》。一方面,它刚一上映便有影评人在微博发出“张艺谋已死”的极端评论,豆瓣评分仅有5.2分;另一方面,出品方对这样的评论并不买账,乐视影业在官微对前述影评人发出警告要求收回其评论,张艺谋也抱怨国内影评人对国产影片过于严苛;市场表现上,截至2017年1月21日,影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票房达1.94亿美元(不含北美市场),票房一步步走向成功。那么,该如何认识《长城》,本文将从合拍片及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角度进行解读。

  一、市场定位:《长城》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长城》是一部有野心的影片,这从它的投资和制作阵容就可看出。影片投资1.5亿美元,五千多名中外演职人员中,除了张艺谋大名鼎鼎,演员阵容更强得惊人:男主角马特·戴蒙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是当今好莱坞一线影星;配角演员也是星光熠熠,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鹿晗、林更新、郑恺、黄轩、陈学东、王俊凯,要么是演技超群的明星,要么是粉丝万千的偶像。特效方面联合了全球电影制作水平顶尖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和工业光魔公司。

  如此大的投入和如此强的阵容,《长城》从一开始就对准了全球电影市场。张艺谋告诉人们,他接受导演任务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长城》将在美国主流院线全面上映,全世界会有超过5000家影院放映《长城》。[1]也就是说,《长城》面向的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更是西方主流电影市场。

  拍一部面向中西方主流电影市场的《长城》的创意出自美国传奇影业的CEO托马斯·图尔。据报道他在飞机上看到长城时萌生了这个想法,在与美国编剧写出剧本才找到了中影及张艺谋,由张艺谋执导、中美双方合作投资及制作了《长城》。因此,《长城》遵循的是好莱坞的制片模式,这是评论《长城》必须了解的第一个前提。

  既然定位于全球市场,《长城》便注定不能是一部以艺术探索为重的艺术电影,而必须是一部以大场面大明星为主的超级商业大片,或曰高概念电影。这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四大’商业电影模式,其核心是用营销决定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设置未来可以营销的‘概念’,用大资本为大市场制造影片营销的‘高概念’,以追求最大化的可营销性”。[2]

  这是评论《长城》必须了解的第二个前提:《长城》是以市场为重的商业大片,而不是以艺术探索为先的艺术影片。

  明确以上两个前提,对《长城》的评论才算是找到了钥匙。不能不说,在关于《长城》的争执中,一些影评人和片方并没有站在同一频道中对话。对一些影评人来说,他们期待的是张艺谋在影片中体现与其身份相符的艺术创造,其标尺是张艺谋早期创作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具有人性和历史深度的影片。而对于片方而言,这是一部好莱坞工业模式下产生的商业大片,张艺谋只是这一项目的执行者,他的艺术个性在片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要能够行销全球,为东西方观众所接受,他们的标尺是《哥斯拉》《环太平洋》(均为传奇影业出品)这样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张艺谋自身对此也有清醒认识。[3]

  以商业大片的标准衡量,《长城》并非一无是处。《长城》里许多精彩壮观的场面超乎人们想象:成千上万的饕餮围攻长城,蓝衣女子飞身而下与饕餮搏斗,无数的孔明灯飞向天空。一幕幕的视觉奇观让人目不暇接又惊叹不已。借用一句流行语,仅仅冲着这些场景,《长城》便已值回票价。票房成绩也表明了观众的某种认同。

  当然,即使以商业大片的标准来衡量,《长城》也远远称不上优秀。优秀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如同样以怪兽为主题的《金刚》,能将大猩猩与人的情感互动展现得细腻动人;而《长城》,如许多影评人所诟病的那样:故事薄弱、人物模糊、价值观念牵强,除了一些视觉奇观,并没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内容,只是一部合规格的爆米花电影。

  二、故事类型:好莱坞成人版“功夫梦”电影

  《长城》是商业大片并不令人意外,真正的问题是作为商业大片的《长城》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长城》?

  无论张艺谋还是制片人,都非常强调的一点是:《长城》是一部同时面向东西方观众的影片。为此,《长城》使用了好莱坞“功夫梦”电影类型。

  何谓“功夫梦”电影?这是好莱坞讲述中国故事时的一种电影类型。故事模式是讲述热爱功夫的美国青少年因某种机缘来到中国或与中国人相接触,经历一场奇幻之旅后得到成长。这种青少年经历奇幻之旅而成长的故事是美国青少年成长电影的经典模式(经典作品为《绿野仙踪》),而“功夫梦”电影因其中的奇幻之旅总是与中国及功夫相关而自成一体,代表影片有华人导演于仁泰执导的《五行战士》(Warriors of Virtue,1997)及周润发主演的《防弹武僧》(Bulletproof Monk,2003)等。

  “功夫梦”在近年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国电影及中美合拍电影中使用尤多,《功夫熊猫》系列(2008-2016)、《功夫之王》(2008)、《功夫梦》(2010)都是这种类型。

  “功夫梦”为何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国电影及中美合拍电影的常用模式?市场是最大原因。一方面,由于故事本身与中国相关,“功夫梦”电影中含有大量中国元素,容易受到中国观众的注视与青睐,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获得成功。另一方面,由于故事本身是以西方人为核心,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东方(中国),此类故事也非常受西方观众欢迎。[4]上述“功夫梦”影片中,《功夫之王》在全球取得了1.28亿美元的票房,《功夫梦》在全球超过2.6亿美元票房,在美国超过1.7亿美元,都是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的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更是从一拍到三,已成为好莱坞的知名电影IP,具备持续开发的潜能。

  有市场成功的先例在前,《长城》采用“功夫梦”的故事模式也就不难理解。除了主人公由热爱功夫的美国少年变成了到中国偷黑火药的西方成人,《长城》的故事与 “功夫梦”电影如出一辙。概括一下就是:威廉·加林及其同伴为偷黑火药来到了古老的中国,在那里他们遇见了中国军队,经历过一场人与饕餮大战的奇幻之旅后,威廉懂得了中国人所说的“信任”,内心得到了成长。换句话说,《长城》就是一部成人版的好莱坞“功夫梦”电影。

  了解了好莱坞“功夫梦”电影模式,人们便能理解《长城》为什么是这样的《长城》。无论是文化元素的使用还是故事讲述的方式,《长城》都与“功夫梦”电影如出一辙。

  首先,在文化元素的使用上,与“功夫梦”电影相似,《长城》运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包括中国的演员、场景、传说、道具及各种文化符号,这一点有目共睹,不再赘述。

  第二,在故事讲述的方式上,与“功夫梦”电影相似,《长城》以一个西方人为线索,讲述他在东方(中国)的传奇经历,是典型西方人看中国的故事。举一个例子:《功夫之王》中,美国青少年杰森来到古代中国后,镜头跟随他一起邂逅了鲁彦、默僧、金燕子、孙悟空等传奇人物,明显是西方人看东方的视角。而《长城》一开始,威廉伙伴因逃避追杀来到长城外面才遭遇中国的无影禁军,这就确立了从威廉这一西方人“看”中国的观察视角。在无影禁军与饕餮的首次大战中,威廉及其同伙被绑在长城,更是以冷眼旁观的姿态亲眼“看”到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一场战争奇观。

  三、文化话语:《长城》及“功夫梦”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除了故事模式,《长城》塑造的中国形象同样源自“功夫梦”电影,其中包含着好莱坞的东方主义,也迎合了西方观众的文化心理。

  东方主义是西方人对东方的观照与描述。这种观照并非客观、平等,而是以西方为核心,东方为“他者”,将西方与东方区分为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老、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科学与迷信、理性与愚昧等一系列对立。由此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确立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与权力秩序。东方主义是好莱坞电影处理东西方种族关系的准则,西方世界及西方人在影片中占据绝对中心地位,而中国及中国人则成为银幕上的“他者”。在“功夫梦”电影和《长城》里,好莱坞塑造的“神秘古老的东方”和“待拯救的世界”这两个中国“定型化形象”,就包含着其东方主义思维。

  首先是“神秘古老的东方”形象。

  这是“功夫梦”电影中最为突出的中国“定型化形象”。在好莱坞的银幕想象中,中国是一个与世隔绝,远离现代文明,被古老的超自然力量所支配的神秘世界,充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方奇观和不可思议的东方哲学。如《功夫之王》,英文片名“The Forbidden Kingdom”,意为禁止之国,已经表明它是一个遥远的他乡、想象中的地方。孙悟空、鲁彦、默僧、金燕子等也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至于孙悟空于500年前被石化,要等待天行者来解救的预言更显示这里是被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所支配。

  接续“功夫梦”电影展现东方奇观的路径,《长城》里的东方奇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能用上的奇观全都用上了,想象力之丰富、元素之多样、搭配之不遗余力、设计之奢华,恐怕都是世界电影中罕见的。”[5]丹霞地貌、古城汴京、长城、孔明灯、飞行器,无影禁军那五种颜色的盔甲,女战士站在长城上空蹦极一样的杀敌方式,还有大敌当前众女兵花式击鼓的妩媚身姿。这些视觉奇观不仅仅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陌生的,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它们显示了影片对展示东方奇观的强烈兴趣。

  就连“信任”这一影片核心观念也是“神秘古老的东方”的中国形象的一部分。“功夫梦”电影里总会渲染某种神秘的东方哲学,如《防弹武僧》里周润发饰演的无名僧教导西方青年卡学习功夫时叫他忘掉地球引力等科学知识,“只要相信”,便能够像踏上石头一般踏上空气;《功夫熊猫》的神龙手卷打开后,里面是一片空白,熊猫阿宝也是凭着“相信”担当起了神龙大侠的重任。《长城》以“信任”作为核心观念,其实是沿用了“功夫梦”电影塑造“神秘古老的东方”中国形象的一种套路。

  其次是“待拯救的世界”形象。

  “待拯救的世界”也是“功夫梦”电影里突出的中国形象:在西方青少年进入古代东方经历奇幻之旅时,他们会忽然发现这个神奇世界正陷入某种危机之中,而自己则为天命所归,是命中注定要拯救神奇世界的唯一人选。这样一来,西方青少年就成了“神秘古老的东方”的拯救者,而中国则成了“待拯救的世界”。如《功夫之王》里,西方少年杰森就被设定为传说中的天行者,承担着拯救孙悟空的任务。而两大中国功夫高手鲁彦与默僧(分别由成龙、李连杰两大功夫明星饰演)虽然教授杰森中国功夫与哲学,是杰森成长的指导者,但他们并不能成为自身所在世界的拯救者。

  《长城》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在中国的无影禁军各种花式杀敌方法未能奏效之时,远道而来的西方人威廉再一次发挥了他拯救者的功能。他首先是在城墙上以精湛的箭术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再拿随身携带的磁石当做捕捉饕餮的神器,又勇敢地留下来帮助中国人抗击饕餮,并在最后与无影禁军的林将军一起消灭兽王从而消灭了饕餮。

  “神秘古老的东方”与“待拯救的世界”的形象反映了好莱坞的东方主义思维:中国是美国“功夫梦”电影里的遥远古国,奇幻之境,它远离西方社会与现代文明,它的古老智慧(包括功夫)能够帮助西方的成长,但西方才是真正的拯救者。《长城》延续了“功夫梦”电影中的这两种中国定型化形象,仍然是一部以西方人威廉为核心表现中国的影片。

  理解了西方人威廉在《长城》里所处的核心位置,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片中张涵予饰演的殿帅会早早死去,唯一的女性将领林将军会成为无影禁军的统领。很多评论为此指责景甜在片中地位过于强势,令一众中国男明星都成了打酱油的,而事实上这一设置包含着好莱坞表现东西方种族及性别关系时的潜规则:西方人占据核心位置担任男主角,中国人只能担任女主角等从属性的角色。影片要保证威廉在片中的核心位置,就不能让中国男将领来做另一个支配性的男主角,因此让女将领做禁军统领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与《金陵十三钗》为了让西方人成为拯救者和主人公而让教堂神父早早死去只留下女学生与孩子同理。[6]

  综上所述,《长城》是一部延续了好莱坞“功夫梦”电影模式的影片,它讲述故事的方法、看待中国的角度,及其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与好莱坞“功夫梦”电影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其所包含的话语内涵也和好莱坞“功夫梦”电影一致。

  四、《长城》里的中国立场与中国文化表达

  作为合拍片,以“功夫梦”模式讲述《长城》的故事,塑造符合好莱坞种族规则的中国形象只是《长城》所包含的文化冲突与妥协的一方面,“让中西观众都能接受”的另一面是中国立场和中国文化的表达。张艺谋说,“我看中了这里面的空间,希望它不只是一部纯粹的好莱坞大片,而是能带来1+1的效果——好莱坞的大片模式加上中国元素,这样我才能有创作激情。”[7]

  张艺谋是如何借水行船?在好莱坞的故事框架里表达中国立场与中国文化的呢?

  作为一个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长城》本身已包含了足够多的中国元素:作为地理标志的长城、京城,作为传说怪兽的饕餮,作为中国人代表的军队及将领等等。但对于好莱坞来说,他们对这些元素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更多的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吸引观众的视觉奇观来展现,是其所塑造的“神秘古老的东方”的一部分。不过,张艺谋并不执著于一定要让好莱坞理解这些元素,因为这种视觉奇观的展示本身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本身来说就具有正面意义。它能令更多人从银幕上看到中国和中国元素,也就给了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可能。张艺谋说:“长城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国符号,我了解到,每年来中国看长城的外国游客不过二百多万人次,而《长城》的全球观众人次可能达到亿级,这是50年看长城的人次总和。”[8]这对于长城的传播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长城》里添加中国元素、展现东方奇观就是张艺谋展现中国文化、引起人们兴趣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浅,但只有走出这一步,才会有接下来更深层次的接触。

  在添加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张艺谋借海行船的第二步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给《长城》的东方奇观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内涵。在张艺谋加入《长城》之初,火药、长城、饕餮、秘密部队等元素已经出现在剧本中,那张艺谋给《长城》带来了什么呢?“一个是原剧本的场景都在长城上,张艺谋认为有些单调,提议加入皇宫的部分;第二个是无影禁军以不同颜色和类似五禽的动物进行区分,更直观地展示他们各自的作战职能;第三个是张涵予饰演的殿帅去世那场戏,他坚持保留隆重的仪式,说这样能体现出将士们的家国情怀;再有就是饕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贪婪这层寓意,张艺谋认为这层寓意应该有所体现,美国人觉得寓意不重要,怪兽就是怪兽就好了,为此张艺谋还特意将英文版的《山海经》送给外国同行们,介绍说这是最古老的关于奇珍异兽的书籍,中国的祖先有很多奇思妙想。”[9]

  张艺谋的建议确实令《长城》这个好莱坞的中国故事更富中国文化色彩。皇宫的加入不仅是丰富了影片场景,也是对中国文化另一层面的展示;无影禁军以五种颜色进行划分,一些影评调侃是奥运五环,而事实上这里对应的是五禽戏,就如《功夫熊猫》里的五种动物一样,同样源自中国传统;殿帅去世后放孔明灯纪念的一幕更加出彩,漫天飞舞的孔明灯给一直浓墨重彩的影片带来一种凄美,浑厚的歌声唱出的诗句也表达了古代戍边战士的情怀。至于以饕餮作为贪婪之兽,当然比毫无寓意的怪兽更具有底蕴。

  第三,在为影片放进更多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长城》也对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及中西方种族关系的表现作了突破。最大的突破是对中国军队形象的塑造。受西方“黄祸”及“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此前的好莱坞电影往往将中国军队塑造为威胁世界的邪恶力量。如《木乃伊3》(2008年)就表现了李连杰饰演的龙帝从地底复活,召唤军队的情形:辽阔的旷野上,忽然打开了一扇扇门,成千上万的兵马俑手执兵器从地底整齐地走出,席卷而来,准备征服占领世界。《长城》里,席卷而来的是怪兽饕餮,中国的无影禁军则担起了抗拒饕餮,保卫民众的重任。无影禁军被塑造为一支信念坚定、纪律严明、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队伍,是好莱坞电影里难得的对中国军队的正面塑造。片中景甜饰演的林梅、刘德华饰演的军师、鹿晗饰演的小兵都勇敢顽强、富于牺牲精神,也都是正面的中国军人形象。其次,在威廉与林梅这一组代表了东西方种族与性别关系的搭配中,《长城》虽然仍然重复了西方人为男主角,中国人为女主角的固定模式,但两人关系基本处于平等状态,并未像一般好莱坞影片一样将两人设置为男强女弱的情侣关系。最后消灭兽王的任务由两人共同完成,也表明中国人不再是被动的被拯救者,而是与西方人平等合作的自我拯救者。

  五、结语

  合拍片是文化交流,更是文化博弈。作为一部投资高达1.5亿美元的合拍大片,《长城》对好莱坞而言是一个西方框架中的中国故事,需要符合好莱坞的种族文化规则;而对中国人来说,《长城》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故事,需要表达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两相权衡,选用“功夫梦”这一较好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能在满足西方观众文化心理的同时也能表现中国文化、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的电影类型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张艺谋借海行船,通过《长城》里各种中国元素的表现来传播中国文化思路也值得肯定。但由于影片本身存在故事薄弱、人物模糊等问题,且其所展现的奇观景象过于夸饰,夸饰到脱离故事氛围,将原本应该激烈残酷的战争变成了一场大型团体操表演,大大超出了中国观众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也就失去了观众的认同,并引起部分观众及影评人的恶评。这反映出今天的中国观众并不仅仅满足在银幕上看到中国元素与东方奇观,而是期待有更加成熟优秀的影片来传达中国文化。这对《长城》及今后的合拍大片来说是一种批评,更是一种鞭策。

  中国电影近年发展迅猛,但内热外冷,“走出去”殊为不易。《长城》作为中美合拍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新尝试,其成败将对今后的合拍片产生巨大影响。

  路正长,且行且珍惜。

  [1] 参见《张艺谋:拍〈长城〉是一场划时代的实验》,新浪娱乐,2016-12-21。http://ent.sina.com.cn/zl/discuss/

  2016-12-21/doc-ifxytqax6955573.shtml

  [2] 尹鸿、王晓丰:《“高概念”商业电影模式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第92页。

  [3] 参见《独家对话〈长城〉导演张艺谋:“我不爱抛头露面,但愿意在艺术上不断伸展”》,时光网,2016年12月8日。http://news.mtime.com/2016/12/04/1563939-3.html#content

  [4] 参见论者《美国“功夫梦”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及其影响》一文,文章收入卢燕、李亦中主编《聚焦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衍变与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5] 尹鸿:《〈长城〉是好莱坞的皮囊张艺谋的心》,《北青艺评》微信号,2016年12月19日。

  [6] 参见论者《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及其影响研究》第四章第二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

  [7] 参见《张艺谋谈〈长城〉中国文化如何接入好莱坞工业》,人民网,2016-12-19。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219/c40606-28958489.html

  [8] 参见《张艺谋谈〈长城〉中国文化如何接入好莱坞工业》,人民网,2016-12-19。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219/c40606-28958489.html

  [9] 参见《张艺谋:拍〈长城〉是一场划时代的实验》,新浪娱乐,2016-12-21。http://ent.sina.com.cn/zl/discuss/2016-12-21/doc-ifxytqax6955573.shtml

       *周文萍:广州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3期 总第18期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路侃:多元新变——2016国产艺术电影的进步与探索

       中国电影国际化的五点思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