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的艺术家们将数百幅写长江之韵、抒长江之情、展长江之彩、塑长江之魂的作品汇聚一堂,为浩浩长江献上深情的视觉礼赞,为祖国献上深情的祝福。
正因为兔子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回看古代绘画中的兔子时,要多长一个心眼,不要只从动物学角度看待它们,还要从文化学角度看待它们,要留意画中的背景内容,从而判断它们是不是在诠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2022年对于中国,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盘点艺术创作,盘点中国美术,都是对这一重要历史节点的形象记载,尤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美术更是时代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
2022新时代首都美术展的艺术家们正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凝心聚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心描绘首都历史生动画卷,深情讲述北京当代精彩故事。
十年来,美术工作者紧贴时代脉动,既承扬了中国传统画学中的思想精华,呈现出立足时代的文化自信,又广泛汲取中外艺术养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语境中,努力创作书写时代、铭载历史的新经典。
美术家应该吸纳时代的气息,聆听时代的声音,淬炼品格与境界,创作出艺术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统一的作品,讴歌日新月异、蓬勃向上的新时代。
传承与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应把其视为固化停滞的教条,而应积极寻求艺术表现语言与审美理念的多元性,“写”出更具美学意蕴的作品,提升大众对中国画的审美能力。
韩劲松《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一书,立足于中国美术馆典藏延安美术作品,结合延安美术研究的新成果,将延安美术各个门类囊括其中,综合研究延安美术理论、美术创作、美术机制,还原延安美术的历史语境,对延安美术的民族化、大众化之路进行深入阐释。
我们正站在一个机遇与挑战交接的时代,掌握传统功底与掌握高科技技术都成为了对一个美术创作者和教育者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带来我们对于这种挑战与机遇的反思。
正是这些风格多元的美术作品,不断挖掘和升华着时代的精神内涵,描绘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气象,推动着美术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步履,同时也在提升着美术作为图像表达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和未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