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评价机制如何建设,良性评价机制已经关乎国家文化的建设,迫切呼吁符合专业的、能与时代联动、得到艺术史检视、充分激活各种艺术资源的良性“极优艺术”评判机制。
新中国绘画创作中的《转战陕北》从不同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视角、运用丰富有力的绘画艺术叙事语言,为我们珍藏了这段伟大的革命历史记忆,在传承《讲话》精神中发挥了书写历史、推动历史、歌颂人民和鼓舞人心的重要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
。在当代工笔画的精微表达中,应面向更为广阔、宽宏、富有精神高度的时代需求。这是工笔画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路向,也是其从传统画科走向当代艺术情境的必由之路。
刘海勇创作的题材涉猎甚广,无论题材、体裁、形式、风格与表现手法,皆能以独特的意匠组织起点、线、面的秩序“网幕”,透现“鸿蒙之理”所发出的熠熠之光。
年画是中华民族活跃于民间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倡导从旧有年画的形式中,寻找既能传播革命思想、又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新年画形式。
绘画创作中,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在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不仅反映出画家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对描绘对象独具个性的观察角度和塑造方式,更充分流露出画家个体独特的审美意识、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在反复的创作实践中,他们也许已然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美美与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画邀请展”不仅让观众欣赏到当今世界优秀的版画艺术,也加深了人们对版画艺术的了解和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理想的寄托,看到了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更看到了儿童本身所固有的童真童趣,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人间美好!
今天,中国绘画的知音,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富有活力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既为中国绘画的昨天而自豪,也对中国绘画的明天而充满信心,这就是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博物馆的力量是巨大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定为“博物馆的力量”,再一次提醒社会和公众关注博物馆,也提醒博物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为公众服务,更好地明确国家或城市的地标,更好地打造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名片,更好地承受国家或城市形象窗口的担当。博物馆的力量显示了国家和城市的力量。博物馆是国家或城市的地标,是国家的文化名片,也是国家的形象窗口。
大力推进现实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奋力开拓美术创作新局面,才能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实处、结出硕果,绘就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