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涌动的视觉趋向,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即景感和代入感,同时也将历史的真实瞬间,将黑土地上英烈们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永恒地贮存在恢弘壮阔的画面之中。
要突破观念与媒介的局限,真正实现红色美术创作的当代性拓展,不仅仅要扩展作品尺幅、强化视觉张力,还要让观者心生感动,在品味图像后有所感悟。
在新时代,美术家只有坚守现实主义美术立场,履行好社会责任,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和价值追求,注重表现现实生活,正确处理好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才能创作更多经得起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才能迎来美术创作高峰到来。
只有秉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态度,才能创作出既可信、可亲、可感,又具温度、力度、深度的党史题材佳作,更好地凝聚奋进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创作是光辉礼赞,也是奋进号角,激励着广大美术工作者接续奋斗,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红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之血脉,红军题材美术作品讴歌红军精神,在美术史上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
“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既是对于党史题材既往经典作品的汇聚梳理,也是对于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某种意义上更凝聚展现了几代中国美术家们发掘时代内涵、表达艺术理念、拓展美术本体语言的心路历程。
党的百年华诞促使我们要更加深入学习党史,把目光投向党史极为丰富的史实和内涵深处,进一步通过党史主题创作表现时代脉动、历史变迁、家国情怀,让美术作品真正走入人心、产生共鸣,产生历久弥新的时代回响,从而努力构建以美术创作弘扬中国精神的新格局。
品味这些红色美术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了解主题创作的多向性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性,更让我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聆听历史的声音,汲取精神的力量。
回眸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苏州新美术的发展历程,百余件苏州入选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各单项展的作品的汇聚,可谓是一次江南人文精神深沉积淀与当代表达的宏大叙事。
从文人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其书卷气审美观念的确立,不仅拓展了文人绘画的审美视域与品评范畴,也从技法层面提升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将“书画同体”的至理发挥到了极致,增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间审美实践、审美经验的融通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