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国画学研究与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相结合,在其新著《新中国主题性人物画研究》中,展现了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深度与建构意识。
陈危冰不断描绘的这种田园,不仅有沈周、文徵明、仇英、董其昌等明清文人对隐逸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且这种田园景致所象征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现代社会的精神家园。
这一年,以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城市新风貌、迎接冬奥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与展览以及相关调研写生与学术论坛,成为本年度美术创作生态的核心内容。
需要有多种手段和方法,从各个方面表现水墨的存在,从审美方面唤醒基因中的文化亲情,从而使水墨艺术在绵延数千年之后生生不息。
画家用什么样的修养去看世界,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世界,能够看到什么,用什么方法表达,表达到什么程度,同时又在绘画中突破前人和同时代人所未到达的高度,这才是画家们真正要追求和实现的。
如何在今天以造型艺术的方式展现与反思现实,如何在跨学科语境和多元化价值观下,与时俱进地理解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内涵,如何通过美术作品的呈现,将思考与感受“艺术地”与现实生活相连,成为当下的美术创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潘鹤的城市雕塑早已融入岭南各地的城市文化血脉中。它们是城市文化最好的诠释,是城市个性和活力的介质,是城市历史背景、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活“名片”。
11月13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系列专题之“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
日前,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美术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就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态势和美术理论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而会议的聚焦点之一就是在当代跨学科语境和多元价值观下,美术创作如何在创新之中取得平衡与发展,从而推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系列:青年美术论坛(第二届)”在上海美术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