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才能在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文艺批评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在新时代中国这一具体语境中的新发展
如何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去讲述这一历史,如何建构它的理论视域,如何厘清它的历史性和现代性以及中国性和世界性,并进而伸张出现代价值,就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朱志荣的美学专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正是对如上问题的问答。
不管在方法和理论上怎样跨界,艺术史研究者一定要有能力对艺术作品的高下水准做出基本的判断,艺术研究的一些独特之处往往就蕴藏在对作品的专业解释之中。
“感物兴情”由于其自由自然的特征,是古今文学艺术创作都无法绕开的一种创作方式、一种审美体验范式,自然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创作仍有重要的意义。
感受力、阐释力、判断力这三种基本能力犹如文艺批评的三驾马车,不仅能为文艺批评这辆马车跑起来、跑得动提供基本动能,而且为其跑得好、跑得远提供永久动能。
繁荣当代文艺创作,正是需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更多优秀作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以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和广涉人文社科多领域的厚重成果,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中国现代学术山脉中,营构出一片巍然而深秀的峭壁峡谷,其间既有登高望远的开阔,又有曲径通幽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