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书法艺术的罗殿龙,有古典书学的人文理想养成,优雅、冷静地游走于经典书法之间,锤炼着追慕书法的意志,培育着细致的艺术感觉,开拓着书法艺术创作的坚实道路。
只有回归内心,回归艺术本身,尊重国际话语,敬畏科学和学术,客观地面对书法艺术在当下的瓶颈,实事求是地探索书法艺术在新时代出现的各种新的学术问题,才能实现突破和创新。
今天的书法不仅要保持中国美学的传统,而且要将它发扬光大,让在书法中保存的美学精神去影响其他艺术门类,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做贡献。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体系中独特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于中国书法不仅仅是视觉形象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认读模式。这种文化认读模式是儒家文化所赋予并不断强化的。
文字“功利性”一直长期存在,在某些朝代还相当浓厚,但在漫长历史演进中,一代一代书法家为去除“功利性”而不懈努力,注入神思、融入情性、寓之理道,使之蕴含生命迹象,书法得以在既有运行轨迹上凭虚御空,散发“非功利”之光芒。
书法评论也不能忽略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意趣,也应在论证中有格调、境界,不能止于论证的严密紧张,在严密紧张的同时,有跃动的情怀,有丰富的笔法,流贯始终,这就是有才情具备才产生的。
安徽省首届书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安徽亳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安徽当代书法发展状态研究、安徽书法史研究和梁巘专题研究三方面开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