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市文联主席、天水市书协主席杨清汀,就天水书法发展历史渊源、民间收藏风气,以及当下书法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现状,接受了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刘云鹏的采访。
以读书会的新形式将书法篆刻技法培训提升到艺理和哲思的高度深化学习,从根本上增强学员的人文学养,这是读书会不同于一般社会性书法培训班的地方,这是项目活动的初衷,也成了这次活动的亮点。
文字和书法演进,一般都千淘万漉,积微至巨而功成。但在书法史漫漫征途上,也有几次激进式演变,对书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有关于字形字体的,因功用、载体、表现方式等不同而激进演变。有关于风格风尚的,为适应时代和艺术思潮需要,或受书法家特定心理和创作契机诱发,而急速产生独特的趣味与韵致。激进演变属非常态下运行,基本模态也便各有端绪、不一而足。北魏 元怀墓志(局部)书法激进演变基本模态小篆,“执一驭众,以
从事中国艺术的研究必须有深厚的创作基础,是由技进乎道的实践体验过程,没有技的实践无法达到艺术境界的感悟,没有对艺术的技术锤炼很难体会到艺术的真谛。
书法作为文字的形象载体,有其自身发展机能和规律,有其自身演进力量与轨道,但伦理作为社会秩序与人精神的原规范,具有强大的辐射性与影响力,必然对书法艺术作出种种干预,这干预有正面的倡导,也有负面的侵蚀。
百年来,江苏书法精神一以贯之,恪守着优秀的传统书法经典,并诞生了以当代草圣林散之为代表的“金陵四家”,成为百年来书法的最高标杆,这是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代意义。
在《汉字形态学》的论述中,人的能动作用最终是要落实到书写的实践中,构建汉字书法学术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书写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从汉字到书法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书法创作的展开,在未来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通过理顺、重构、改革、创新大中小书法美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强化各阶段书法美育的时效性与延续性,切实围绕学生个性化成长,推进大中小书法美育一体化培养体系,从而更好地以美育提升人格修养、振奋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