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人不但要考虑现时,更需作久远设计,考虑该怎样将传统书法辉煌的接力棒交给后人,让书法艺术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成为装点“中国梦”的一颗耀眼明珠。
此帖的词句内容,四言四句,简洁隽妙,气象阔大,读之可喜。落款中的“上阳台”有洛阳皇宫内苑之上阳宫和王屋山阳台观两说,都或可通,以后者为优。
“三八节”之际,美术文化周刊对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书协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胡秋萍,就历史上女书家的地位及当下的转变,女书家的书风和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采访。
期待新时代催生工业题材美术作品的新经典,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同行,让迈进新时代的工业题材美术展现出时代新风和持久的独特魅力,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刘山直言“关键是心态而非环境——创作的核心在于是否能让自己静下来,把情绪带到字里去。 ”他说,“我希望潜心向传统学习,多与同行交流,最希望在不断地学习与积累中,找寻书法的更多密码。 ”
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做客启功书院元白讲坛,作题为“书法‘新时代’正解”的学术讲座。陈振濂在近三个小时的讲演中提出:“展厅时代”是书法创作的当下,未来要进入“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学术时代”是书法理论研究的当下,未来要进入“学科时代”;“文化技能时代”是书法教育的当下,未来要进入“审美人文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