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批评者及其批评活动和成果自觉地成为创作与理论的桥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体系建设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
军旅题材影视创作唯有兵味十足,才能够塑造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人形象,以令人信服、触动灵魂的军旅故事,以忠诚无畏的价值观坚守释放长久的力量。
数字化、信息化搭建的媒介平台让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的群体有了互动交流、“云”见面的可能,使得数字时代文艺产品的传播路径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些变化尤其体现在受众粉丝化、粉丝评论参与传播等方面。
近年来,一批展现青年干部下乡、驻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的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较多彰显当代青年良好精神风貌的精品佳作。
凡是熟悉罗扬同志的同行,一定会从本书的忆述中,发现他像对我一样的这种对于所有曲艺工作者的希望与用心;凡对中国曲艺怀有热爱的读者朋友,也会从对本书的仔细阅读中,体会出和我一样的情愫与感动。
这种原乡与异乡、他乡与故乡不断流转的视角,使冯娜拥有一种进入物象、风景的心灵视野,得以展开原始自然与科技生活、传统经验与现代感受之间的对话。
在农村题材文学写作中,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解构,也不是省事的建构,亦不是作家懂多少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的问题,而是要有一种自觉的文化现代性思想。
说到底,是那种既尊重传统又无违个性的通达的主体认知,既知所取去又精进不已的圆通的人生智慧,以及崇尚自由的市民精神与守正敬业的匠人意识,才造就了他的连环画,赋予他方寸间的艺术以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做好人民史诗的创作者、诠释者、传播者,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语文教育合乎真善美,工具性、人文性、语用性熔为一炉,就为学子创造了“独行”的能力,亦即意味着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契机,无疑就会趋向于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期待着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作品,从艺术上、美学上不断续写精神谱系新内容,挖掘精神谱系新价值,彰显精神谱系新神采,让新时代的舞台愈发光彩夺目。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对于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而言,重新接续香港“新浪潮”电影所依托的历史文化源头,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进一步释放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想象力、创造力,进而建构出面向未来的国家文化身份认同,已经是首当其冲的当代使命。
参观冯远的画展,两个词让我沉思良久,一个是“无尽意·痕”,一个是“咏怀诵贤”,这两个词像一座浮桥,把我带入到冯远的艺术世界,空茫或者通透,邃密或者开张,抚古或者思今,让想象无尽意般驰骋,让情感在时间的波浪中起伏。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清醒地与文学现场保持一定距离,坚持自己的批评立场、批评标准、批评原则和审美志趣,从而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客观性,发出真正属于批评家自己的声音。
“后流量时代”有必要着力推进算法伦理研究,从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文艺生产与消费中的流量问题,通过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大力保护文创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文学、影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领域文艺评论的建设性批评功能,建立和强化真正有公信力和生命力的文艺评价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