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全文发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主席团成员学习贯彻。
中国文艺界,各大报刊杂志,都对文艺评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一时文章如云,此呼彼应,成为文艺界的一大热点,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风尚。
在人人都是“批评家”的融媒体时代,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找准阵地、找到自己的突围之道,这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站位要高、格局要大、眼界要宽、战斗力要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
文艺工作者要有抵制浮躁的自觉意识,尊重艺术规律,把人民所需放在首位,在文艺创作中,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渐进、渐悟、渐成,这样文艺创作才会越来越扎实,艺术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敞。
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6年1月,现有省级会员172人,其中,国家级会员40人;团体会员5个,会员人数约230人,有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和黑龙江省文联学术委员会。
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成立于2002年5月,2013年7月正式成为辽宁省文联内设机构,成为辽宁省文联所属的第12家文艺家协会
在融媒体时代,在流量、榜单、弹幕弥散网络的时期,培育青少年独立的审美能力,养成他们刚健向上、优雅质朴、守正创新的审美,蕴含着时代发展的美好生机。
中国不再盲目崇拜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世界,反而更冷静地把技术变革与网络治理结合起来,才能避免数字平台的过度垄断和过度商业化,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带来的共享性和自由度。
好的作品让人动心,除了要有思想的穿透力,也一定要有审美的洞察力,《朗读者》第三季节目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和道德的教化,更带来了一种审美的启迪,这在今天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中国评协将进一步总结美育工作成效与规律,寓美育于文艺评论之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彰显中华文化之大美,提升人民群众整体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