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聚焦“六地”:抗美援朝文艺作品的品质与表达(苏妮娜)

2022-08-25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苏妮娜 收藏

“六地”题材一说由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即深入阐释“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近些年来,从动辄投资几十亿的大银幕上到辽宁地域的舞台上,处处可以看到“六地”题材的身影,“六地”所蕴含的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纵览百年党史,这种红色基因深深地融入了辽宁人民以及辽宁文艺工作者的血脉之中。近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与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的本年度第一次“辽宁艺坛”在沈阳召开,题目为“聚焦六地——抗美援朝文艺作品的品质与表达” ,论坛邀请辽宁省美协副主席、艺术家崔晓柏为主讲嘉宾,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辽宁大学教授马琳,青年剧作家崔晓等出席并发言。活动由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主持。她在开场白中说到:“六地”是用情用心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文艺的形式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与大局使命所系。辽宁“六地”红色剧目创作要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开掘辽宁红色资源的富矿。那么,如何总结这些已有的创作,如何在接下来的艺术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发挥艺术创作的多样手法和丰富表达,提升辽宁艺术创作的品质与魅力,奋力书写民族新史诗,便成为值得深挖、值得持续思考的话题。

一、题材聚焦与精神传统的回望

主讲者以及发言嘉宾都不约而同把“六地”创作的精神向度的开掘与对辽宁文化传统的回溯做了深度关联。崔晓柏结合多年的丰富实践,尤其是大型全景式艺术创作,认为必须要重视和整理辽宁自身的文化传承,“我们不能对自己的文化缺少一个确认,回答不了‘我是谁’的问题,就梳理不了东北文化板块的审美属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回过头来整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能忽略辽宁自身独特的存在,不能忘记东北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

关于“六地”的提出,马琳认为这是一个回望传统的重要举措,也关乎怎么去开拓未来的创作路径。马琳认为作品“品质”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作品所彰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就是作品是否有“精气神” ,是否有格局和气魄;二是作品需要具备真挚深沉的情感浓度;三是体现为具体的形象塑造和表达。

具体到抗美援朝题材的创作,崔晓的发言很有代表性。她在具体创作中发现,关于抗美援朝,有大量真实丰富的素材和故事可供寻找和挖掘,而对这些记忆,其整理和表达还不够,例如辽宁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很多子弟兵的故事、全民为战场生产物资做后勤的故事,这些军民壮举没有在创作中再现。崔晓表示今后自己会在“六地”题材创作上多下功夫。

二、创作多元性、丰富性以及表现形式的拓宽

辽宁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陆欣欣结合自己亲身实践参与的两部作品,从抗美援朝舞剧作品《英雄儿女》,大型情境音乐舞蹈史诗《红韵颂》谈红色音乐舞蹈艺术作品对大众的影响和引导,指出这些作品展现出中华儿女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演出也成为了一堂跨越时空的“音乐党史课”。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期刊部主任崔健在发言中历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音乐作品,指出这些作品不仅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斗志,在当下也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树立,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教授薛志军以自己的纪实性摄影为例发言,指出摄影不仅见证宏大历史,更借由历史见证微观的个体命运变迁。对于抗美援朝以摄影形式的表达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表现相比,固然难以一而再地复述挖掘,但摄影的品质魅力与表达价值不局限于定格历史的一刻,而是融入生活后的继续发酵。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创作部主任张倩在梳理了大量的题材类型作品之后,做出一个比较:近来影视作品中,对抗美援朝作品的表现很丰富、很宏大,但是舞台上的表达则比较匮乏,很多当代作品都来自于复排,例如舞剧《英雄儿女》、话剧《上甘岭》、歌剧《同心结》、京剧《奇袭白虎团》,而原创剧目极少,这是一个今后必须克服的短板。

三、红色基因的当代表达与个体生命价值的凸显

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无论是在总的数量还是具体作品的体量上已然蔚为大观。座谈中多人以近来抗美援朝影像叙事作为分析蓝本,探讨红色基因的当代表达。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毛琦对比分析了近期几部大片,总结道:抗美援朝电影整体其实是一部大戏,每个具体的电影都选择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长津湖》表现的是一场战争,《金刚川》讲的是一次战役,而《狙击手》说的是一次战斗。其中《狙击手》最为特别,舍弃了大的战争场面,只做近距离的近景刻画。在微观视角下,讲的是敌我双方不断升级的心理较量。这种小切口的表达在艺术上是可贵的尝试。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刘新阳认为,《金刚川》中两个人物张飞、关磊的塑造与创作,让人看到战争题材作品中人性的真实。可见越是重大题材和宏大叙事的文艺作品,越要抓住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的人物塑造。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部一级作家刘恩波提出,文学的记忆、艺术的再现,既要忠实于时代和历史本身,同时还要在生命体验、美学思维和艺术表现上下功夫。

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部苏妮娜回应前述发言,指出“六地”题材创作要注入当代人的生命体验,赓续红色血脉,给传统注入当代生命力。

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赵亮从文艺创作和传播的角度谈道,抗美援朝战争由于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丰富的史料留存,可以说是中国战争电影的一座富矿。如何更好地挖掘这座富矿,既能得到广大中国观众的认可甚至超出预期,又能突破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隔阂,实现中国价值和中国声音的有效国际传播,是对影视工作者的挑战,也是对中国文化创造力、影响力、传播力的挑战。

本次研讨是辽宁艺坛研讨“六地”系列座谈的第一期。与会者一致认为,时代语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潮,是对当今社会、当今时代的一种呼应,是与民族情绪、民族情感相契合的。本次艺坛从创作到观念,从接续传统到新的时代、新的个体精神的注入,全方位地探讨了抗美援朝创作的品质与提升路径等各个层次的问题,这为接下来更充分地开展“六地”题材的创作与研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苏妮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编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风起陇西》:我们如何讲述后“三国”的故事(苏妮娜)

“普通读者”的自我修养(苏妮娜)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