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6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迎来了一场关于“美”的大讨论:由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映山红文艺论坛召开,来自北京及五省(区)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红色文艺的美学追求”展开了研讨——
风华正茂,红色文艺激荡百年
回望百年征程,气象万千。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红色无疑是主色调。论坛上,专家们纷纷走进红色文艺现场,或以体裁为切片,以宏阔的视野观照红色文艺发展史,及厚蓄其中的国人精神史,或解码红色文艺经典,关注当代主流文艺特别是现实主义文艺的蓬勃发展。
百年来,舞台上红色戏剧层出不穷,以强烈的在场性和互动性,影响了一代代国人:话剧《从湘江到遵义》《香山之夜》、京剧《红军故事》《李大钊》、豫剧《焦裕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评剧《革命家庭》、歌剧《红船》《江姐》……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把视野投向了红色戏剧:“红色戏剧不是简单地将一段历史用真人搬上舞台,其创作方法推陈出新,站在当代文化立场,追寻红色历史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努力寻找革命历史与当代观众的精神契合点。”
百年来,中华民族舞之蹈之传递情感的文艺传统,得到了弘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当兵就要当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吴晓邦《义勇军进行曲》、戴爱莲《空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表现海军舰艇生活的《轮机兵舞》,以及当下礼赞白衣卫士抗击疫情的《逆风飞翔》,红色舞蹈之美,实现了瞬时的个人抒怀与广阔的历史语境的联结。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茅慧看来:“百年练就的红色舞蹈美学,植根于几千年的中华乐舞文化传统,其枝干延伸到世界舞蹈之林,经暴风骤雨磨砺,受阳光雨露滋润,总是坚定地立足现实,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美学气象,具有鲜明的美学辨识度和文化唯一性。”
百年来,技术革新让银幕越来越多姿多彩,变的是声音、色彩、气味、体感,不变的是真诚与热血:战争年代,红色电影《狂流》《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直接介入生活,让彼时的人们看见真相,奋起反抗。和平年代,红色电影《南征北战》《大决战》《建国大业》等,让我们缅怀先烈、奋发有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勇提出:“红色电影的美学实践并不外在于特定的或特殊的历史语境,而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熔炼出来的。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崇高美学的内在品格、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使得红色电影始终作为一种主流电影吸引着无数国人的目光,也为世界银幕提供了一份独特而又醒目的艺术范式。”
百年来,红色诗歌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一步步壮大。论坛上,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遇春带来了他的新作《红色经典诗歌概论》。在他看来,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陈毅《梅岭三章》等旧体格律诗,冯雪峰《灵山歌》、艾青《我爱这土地》等新体自由诗,以及田汉《义勇军进行曲》、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等新旧交融的红色歌词,皆属红色诗歌范畴。“当下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视现代性的美学,而忽视了人民性的美学。以人民性为主要美学标准的红色诗歌数量众多,影响巨大,却往往被人忽略。”
百年来,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红色美术作品不断涌现,还原了历史、讴歌了英雄,赓续了精神。“关于庐山的历代名人诗词有16000多首,诗画艺术作品有上万幅。”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甘霖认为,庐山红色诗画实现了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有着意境之美、色彩共赏之美,成为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范例;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系主任梁冬华则分享了中国画百米长卷《八桂百年征程图》的创作经验,“百余名师生集体创作,以时间为线索,用现实主义手法艺术讲述八桂大地的红色记忆”……
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展示了红色文艺的精彩、红色文艺的力量。专家们一致认为,红色文艺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赓续着革命文化的精神血脉,蕴涵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红色文艺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载体,在社会主义文艺长廊中拉起了一道独特而壮丽的风景线,百年如此,蓬勃向上,佳作不断,在多元文化中奏响了主旋律之歌。
奉献人民,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
红色文艺穿越时光百载、跨越空间万里,有着宏阔的视野,既是一个中国现当代文艺史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当下正在延续着的文艺现象。红色文艺走过百年,如何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带给当代观众更多美的享受,尤其是那些青春面孔,是摆在红色文艺面前的新课题。
“老题材、老故事、老典型、老主题、老手法,革命历史题材如何跨越‘五老峰’?”“红色文艺是一口老井,不增不减,如何化解当代困境,让其不断喷涌?”“队伍青黄不接,艺术手法因循守旧,作家创作视野狭隘局促,怎么去破局?”
…………
一个个疑问的背后,是深刻的洞察与全面的思考。专家们或立足本土,对地方红色文艺进行切片式的展示,从中提炼红色文艺健康发展的密钥,或从理论高度,找准红色文艺继续攀登的路径。而探讨中,“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高频次出现。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对中国红色文化的审美基因作了分析。他认为,诞生于20世纪的中国红色文化是由多种审美基因组合而成的复杂序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土壤中生长的审美趣味,也有来自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部分审美元素。“文艺的人民立场,在延安有着扎实的文艺实践基础,‘民众剧团’便是文人文艺与民间文艺相结合的产物,以民众容易接受的秦腔、眉户等形式宣传抗战与生产,在陕甘宁边区演出1400余场。”
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俊虎同样把目光投向了80多年前的延安。“因地域原因,陕西文学‘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对延安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柳青、杜鹏程为代表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代陕西作家,他们的文学殉道精神、文学的现实主义写法、关注基层人群的生存状态等优良质朴作风,深深影响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第二代作家,以及叶广芩、杨争光、红柯等风格多样化的陕西第三代作家。”
湘江,是生死之江、血色之江,是勇士无畏、鱼水相依。80多年前,一场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在湘江打响。“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革命的悲壮以另一种形式,写下结语。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爱中看来,湘江,已成为广西文艺的发力点:报告文学《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非虚构叙事《湘江,为你守候》,“湘江红遍”三部曲,《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继宏大主流叙事之后,对湘江战役中民间记忆的挖掘和呈现,成为广西作家的创作新路。”
“红色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在于其批判性。”在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李晶看来,文艺除了是艺术家个人艺术才能的体现,更体现出他对社会的责任。“从五四时期的写实主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再到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再到当下吸纳了意识流、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思潮的新现实主义,红色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从发端起,就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此外,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汉宁提出,在倡导文艺创作的同时,要加强红色文艺评论的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陈国和认为,高加林、孙少平等“农村新人”是文学经典形象,而随着乡土中国逐渐转向城镇中国,文学创作应加强对进城农人形象的关注和塑造,去书写他们的奋斗与生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崇昱认为,红色文艺在坚持主流叙事的同时,回应受众的多元认知诉求,“守史实之正,创内容之新。守观念之正,创叙事之新。守立场之正,创视角之新”;广西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欧妙提出,“呈现革命先辈对后辈的影响,采访亲历者或后人的真实感受等,会让红色文艺的审美扩大范围”……
“文艺创作只有上升到审美的高度,才能于理性与感性中具备直通人心的感染力。建党百年,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厚的美的宝藏,有前赴后继、浴血前行、坚定沉毅的凝重之美;有追求真理、九死不悔、从容就义的信仰之美;有心系国难、不畏艰险、慷慨悲壮的崇高之美;有立足实际、求真应变、险中谋胜的智慧之美;有同仇敌忾、气吞山河、无坚不摧的勇力之美;有五湖四海、同心同德、军民鱼水的和谐之美,等等。探究中国革命的历史,挖掘出鲜活真实的场景,唤醒他们烛照千秋的精神世界,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方向,也是文艺评论的重要维度。”
如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袁正领所言,新时代需要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新时代更能够发挥红色文艺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书写大时代的中国故事,推动新时代红色文艺创作繁荣,是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高峰之路。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