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维新,从新诗革命到新中国,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现代性正在进行之中,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全面开启,新时代诗歌应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创造文明的新形态。这是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
《时间在表盘之外》与其说这是简默对旧日时光的一次集中回眸,倒不如说是一次对自我生命旅程的坦诚检视,抑或是人生价值的深度追寻。
陕西的“70后”“80后”“90后”作家既具有这个全新时代应有的精神视野和文学观念,又延续着前几代文学陕军形成的“陕西经验”,正在成为一个既可以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道路,又具有新锐的文学观念;既与传统文化保持着血肉联系,又具有现代体验和现代精神;既可以写苦难、写饥饿、写农事、写中医、写宗教、写戏曲,又可以写城市、写时尚、写新时代,显著区别于文坛上其他区域的“70后”“80后”“90后”作家群体,并以此标志属于自己的知识谱系、文化气质和精神个性。
纪实文学《大漠丰碑》立足于伟大祖国发展变革的大背景,结合事实性话语和情感性话语,以其独特的双重叙事结构再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英雄群像,旨在为军垦人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奋起前行。
没有启蒙思想、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文化觉醒,就没有中华民族百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巨变。
文学批评必须肩负起“建设性”的重大使命与责任,走出书斋,奔向生活,扎根人民,既要“文以载道”,又要“文以资政”,既要“文以明德”,又要“文以化人”,去感化人、摆渡人、引领人,去启蒙导航、化世导俗。
长篇小说《一塘莲》中既有战场的厮杀,也有敌后的渗透;既有根据地的欣欣向荣,也有江湖世界的血雨腥风,作者将传统的革命历史叙事和民间传奇嫁接在一起,呈现了一幅别样的革命历史画卷。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写实的生活题材和具体的文学方法,而成为一种审美形态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取向,呈现出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与多种多样艺术样态有机融汇的鲜明特色。
《这方水土这个人——人民警察黎宗权》作者在探访与研究之中,完成了她对这个具有丰富人格魅力的人民警察的塑造和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