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江苏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应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及时出台措施,从财政、金融、税收、用工等十个方面大幅提升电影行业抗风险能力、降低电影企业损失,并通过细化的一系列针对性方案推动措施落地,发挥了凝聚行业动力、鼓舞行业信心的重要作用,先行先试为全国电影行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行业蓄势复苏作出了探索。
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中心和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协办的“中国艺术学派与中国电影学派交流、研讨和分析”研讨会日前在云端举办。
从长远来看,动漫衍生品的商业开发需要政府、学界、业界的整体规划,如果不能从尊重童心童趣的角度来构建,国产动画动漫衍生品的相关运营,依然只会原地踏步。
形形色色的艺术家电影,打开了另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门,让人们看到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以外的人生风景、情感底色,从而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更为丰富的理解。
中外合拍片是集中呈现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电影,应该明确秉持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力求让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影像世界中实现共生、共在与融合,进而让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故事、中国人的生存图景与文化理想进入国际视野,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和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国际认同,为中国的全面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开一个生动、鲜活的视听空间。
对于行业剧创作者而言,不仅需要在每一行当中精准找到可以转化为好故事的宝贵基因,也需要让行业、人性、情节、表演等多种元素在作品中熔为一炉、互渗互彰。
我们需要对“后疫情”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转型趋势进行全方位考察与分析,寻求有效的路径、手段和方法,并且把握短期刺激与长期战略的平衡、统一。
受疫情影响,自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开始进入“寒冰期”。要改善这一局面,需要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促进电影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类型电影,灾难电影以营造奇观场景,描写人类遭受巨大暴力和伤亡为重要类型元素,更通过表现人与环境的剧烈冲突、生死抉择而表现人性冲突,进而凸显人性关怀主题,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一些经典的改编自霍乱文学的电影为何都在爱情这个点上进行深耕开掘,在大开大阖与生死之际,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情感上的关联,使那些要命的疾病开始具有了某种深层的美学意义。
《囧妈》在反常运作下的全民关注,使之突然经由网络媒介面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打破了春节档电影乃至主流电影产业早已习惯的、分众市场间的审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