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面貌的越剧,自然不只是女子越剧,不是万花丛中一点绿,而且还是陪衬的绿;完整面貌的越剧,不仅应该是花红柳绿、莺飞草长,还应该是整个春天。
10月26日至28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活动,邀请10余位文艺评论家走进合肥、滁州,与安徽作家结对“切磋”,帮安徽文艺“问诊把脉”,为安徽文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活动,邀请10余位文艺评论家走进合肥、滁州,与安徽作家结对指导,帮安徽文艺“诊断把脉”,感受安徽文艺丰富的创作资源,为安徽文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0月25日,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心系电影 德艺双馨——吴贻弓导演艺术与文化精神纪念座谈会”,回顾他的艺术成就,总结他的文化精神。
作为一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家,面对滚滚红尘和喧嚣闹市,自当清心明志,瞩望高远,从历代传世名篇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开阔胸襟、砥砺思想、精研艺术、升华修养,以任凭潮起潮落、静观云卷云舒的从容和定力,潜心创作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佳作,为“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宏大工程尽心尽力。
这个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身逢其时,我们当不负广大读者观众的殷切期待,不负我们前人开创的伟大的文学艺术传统,要像当年攀登珠峰的登山英雄那样,不畏艰难地去攀登艺术的高峰,以百倍的努力为时代为人民“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艺术高峰”!
文艺评论以其独特的真理追寻、价值引领、真假辨析、审美判断和人文情怀,对文化建设及其文化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发挥着统揽、互渗、包容、整合的独特作用。“川派评论”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有何特色?近日,本报邀请了国内文学界、文艺评论界、高等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号召文艺批评自觉承担文艺界“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使命。中国文艺评论界如沐春风,气象一新,呈现出新的精神面貌。
建立新时代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对引领新时代文艺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创造坚实的精神基础。
中国影视界如果想进一步地提高影视艺术的创作水平,迈向世界影视艺术的创作巅峰,是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的。所以,依托高等教育,构建中国影视声音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理论平台,既刻不容缓,又是必经之路。
“十月花香——祝福祖国‘今我来思·我与南宫碑体书法艺术’征文”活动近日揭晓,10月12日上午,在邯郸市文联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在日益多元主义的语境中,当曾经的共同利益与理想一度失却其激励效力之后,怎样在新的语境中建构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而这又指向于让民族生活在特殊性中凝结成新时代的共同价值与理想目标。这可能是多民族作家未来都需要认真考虑的话题。
文学,特别是70年以来的新中国文学,将每个中国人与国家、民族、人民、时代和中华文化联系得更加紧密,因为其中蕴藏着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蕴藏着启示未来的人生哲理,更有一个民族的共同愿景。
在现代化的隆隆行进声中,一个新时代悄然来临。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创造者,也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表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同的贡献。现在,是我们开创新时代新的辉煌的历史时刻,文学将为此而贡献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
,“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在山东书城如期开讲,嘉宾张丽军向读者一一解读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作品。张丽军表示,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关乎民族大义,也关乎我们日常生活,关乎我们的时代变迁,也关乎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