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
  • 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

    艺术设计和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在过去3年间蓬勃发展,可以作为延展人工智能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即设计人工智能。

    2019-09-17详情
  • 艺术的纯度与批评的深度

    好的理论家与批评家是对中国绘画的繁荣有益的,我们的时代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和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理论家,使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和谐的健康发展新趋势。

    2019-09-09详情
  • 阎晶明:数字时代的文学新生态

    站在当代中国往前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因为人们的生活与文学的关系正在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2019-09-03详情
  • 张立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

    张立文提出“和合学”,主张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化解“文明冲突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为中国哲学找到了新的出路。

    2019-08-23详情
  • 毕飞宇:小说家和批评家的相互激发

    批评家不做虚构性工作,所以每当谈起文学时都是从一套体系出发,时代、美学背景、文化风格、人性、民族,从这些话题出发去映照小说。批评家真正用手指摸到小说的人不多。而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人其实不懂文学,我们就知道写,我们感受到一些东西,用种种方法把它表达出来,人们把它命名为小说。

    2019-08-20详情
  • “山寨哪吒”,谁尴尬

    从本质上讲,电影衍生品行业靠的是内容赋能,由内容转化成情感,继而带动了消费者购买。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容为王”,电影从业者只有努力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依托优秀影视作品探索采取适宜的衍生品产销之道,如此方能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2019-08-20详情
  • 文艺批评要有高度、温度和气度(李建华)

    为找回文艺批评的荣誉和尊严,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就显得十分迫切,意义十分重大。我认为: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要有高度、温度、气度这三个向度。

    2019-08-15详情
  • 美育的初心(于洋)

    在为人为学、为师为艺的漫漫路途上,不忘美育的初心、艺术的初心,将“大爱”“大美”的美育精神,贯注于教学、思考、创研与生活之中,永远向着最初的理想执著行路。

    2019-08-13详情
  • 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2019-08-13详情
  • 学养型批评和理论框架批评的利弊

    学养是一切批评方式的基础、起点和落点,不论是理论书还是文学作品,我们都要细读,读懂、读透,并且读书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019-08-08详情
  • AI绘画,为艺术带来新可能?

    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人工智能少女画家微软小冰个展“或然世界”上,观展观众可以通过“命题”的方式,让微软小冰为自己画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绘画全程用时3分钟。AI绘画的原理是什么?AI的绘画水平到底有多高?又将带给艺术界怎样的冲击呢?

    2019-08-06详情
  • 谁削弱了艺术批评

    艺术家真的需要艺术批评吗?艺术批评者如何才能保有评论的专业性、独特性和客观性?是争取其对艺术作品的访问特权,还是保留与艺术作品的距离?当批评家这一独立身份被削弱时,他们又该如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且走向何处?

    2019-07-26详情
  • 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13个协会代表发言

    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我们特邀请中国文联13个协会的代表撰稿,共同回首过去,寄望未来。

    2019-07-26详情
  • 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

    近年来,文艺评论工作由于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以及广大评论工作者的自觉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些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尤其在对文艺评论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与偏差,值得大家注意。

    2019-07-22详情
  • 批评家要做“洞见者”

    美术批评必须要符合民族艺术创作与发展规律,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能受金钱利诱“奉命”批评。批评家要把好批评的“方向盘”,对社会和读者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美术家本人负责。

    2019-07-18详情
  • 人工智能艺术: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艺术创造

    人工智能艺术在今天不仅是一种从主题、形式到技术都令人惊叹的前卫艺术类型,而且在日益扩大艺术的外延。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公众和学界都应保持理性和宽容。

    2019-07-11详情
  • 生态批评亟须“瘦身”

    因生态危机的严峻性与生态运动的复杂性,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迅猛发展。

    2019-07-11详情
  • “隐秀”说对当代书画创作的审美启示

    魏晋南北朝的书、画艺术不仅在理论上提倡“会意”“传神”,在创作上,艺术家们也实践着“隐秀”的审美理想。

    2019-07-09详情
  • 点评与点赞

    除了媒体,就连手机、网络、微信,点评、点赞也是铺天盖地,大行其道,成为一道十分显眼的流行色。

    2019-07-02详情
  • 文艺评论的“评”与“论”

    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同时,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坐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

    2019-06-28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