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
  • 艺术创作还需自然而然(王进玉)

    自然才是书画创作与展示的最好方式、最佳状态。做为艺术家,自然而然地书写、绘画,自然而然地演绎、表达,不刻意、不做作,用真情感、真性情去创作,比什么都重要,作品也会更具穿透力,更能打动人。

    2019-02-19详情
  • 地域美术史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郑工)

    我对徐州美术虽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如果是从明清开始关注到徐州,这也不失为一种学术视野。至于说将现代美术史之前的一种文化的关系跟深层问题、跟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放在序言里面写,是可以的,也是合理的。

    2019-02-14详情
  • 5G与艺术的二次发育(胡一峰)

    5G及其相随而来的新技术,可看作捕捉人类情感、思绪和感受的新手段。而当艺术的生产创作机制改变之后,艺术本身以及关于艺术的观念、理论和批评的“二次发育”就不但是一个需要回答的课题,也是一种客观实在的历史趋势。

    2019-02-13详情
  • 当下文艺工作需要把握的两个关键词:批判与事实

    如何理解、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这些理论观点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在批判与事实这两个关键词上下功夫。

    2019-02-01详情
  • 艺考网络报名事件的反思

    美术高考改革从最初的联考到校考、又回到联考,我们期望我们的美术高考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越来越公开、公正、透明。

    2019-01-21详情
  • 珍视文艺创作中的想象与创造

    创作就是在深厚生活积累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019-01-17详情
  • 人民时评|改革发力,让“艺考”回归本位

    制度改革从“探路试水”进入“全面突破”,为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扎扎实实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

    2019-01-17详情
  • 海外影视“中国风”海报升级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口影视作品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中国风”海报——水墨风、工笔画、京剧服饰、剪纸艺术、刺绣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被运用其间。

    2019-01-15详情
  • 艺术批评的独立性

    艺术批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素养,对艺术的语言有敏锐的感觉和理性分析能力,对人在当代社会的存在问题具有追问的勇气等,才能产生有效的判断和分析,形成独立的艺术批评品格。

    2019-01-11详情
  • 理论批评:现场感更强

    2018年的理论批评,重中之重就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理论成果与经验的梳理总结,在围绕中心话语的思考上也结下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是现场感更为强烈的批评。

    2019-01-11详情
  • 艺术人应该面向人文,收于艺术(朱其)

    执着于做艺术家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生活方式和知识素养不要局限于艺术家的范畴。

    2019-01-11详情
  • 回归与期待中的艺术跃迁(庞井君)

    如何产生社会转型时代的伟大艺术作品,亟需对当前文艺发展的生态、心态和形态进行根本性的理论思考,对诸多深层问题展开哲学层面的索解。

    2019-01-08详情
  • 文艺批评如何重返现实(薛晋文)

    优秀的文艺批评家,总是将屁股坐在人民的立场一边,为大多数的忧患而忧患,为大多数的诉求和需要而奔走呼号,胸中充满了足够的底气和信念,具有坚实的文艺理想和文艺信仰。

    2019-01-08详情
  • 艺人流量造假只会透支信誉

    流量造假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成长,相反还会不断透支自己的信誉,最终被观众和时代抛弃。只有优秀的演员才能演绎好作品,只有潜心创作的艺人,才会获得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

    2019-01-07详情
  • 新时代背景下文学批评家的职业坚守与审美阅读

    对于社会和时代反映的文学,批评家如何注重职业坚守与审美阅读,在新时代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9-01-07详情
  • 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心态

    网络流行语渐渐成了年度生活热点、亮点的标识性符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精神面貌和发展变化。

    2019-01-03详情
  • 故宫文创的嫡庶之争

    最近,故宫淘宝与故宫文创几乎同时推出了故宫口红,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故宫文创的嫡庶之争。

    2018-12-27详情
  • 人工智能画作高额成交后的反思

    AI艺术的“背后操手”依然是人类,AI能够帮助人们探索与突破认知的界限,对于AI艺术的讨论最终落于对于人类创造力的发问。

    2018-12-27详情
  • 评西泠印社社长空缺:空缺也是一种文化真诚

    作为社团组织,西泠印社以宁空缺毋凑合的态度践行和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信心,宁肯社长空缺也不迁就,坚持社长人选的德高望重、艺坛巨匠标准正是体现了西泠印社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崇敬。

    2018-12-24详情
  • 文学评论要有底气、接地气

    质量是文学的生命线,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2018-12-1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