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
  •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女性形象的塑造(王鹏)

    中国画中女性形象塑造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复杂的历史境遇下构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特殊方式。这些形象既是中国社会变迁、文化观念演变的重要参照,也是中国画近现代探索历程的浓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中国画中的女性形象是极少被学界关注和系统梳理的领域,目前没有较完备的研究成果。本文按时间顺序对20世纪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国画中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和分析,提炼隐含在这些形象特征中的历史叙事和女性地位、生存状态的变化,呈现不同历史语境下形象的性别角色差异和艺术观念差异。

    2018-11-21详情
  • 屈子诗学的艺术范式及当代启示(刘勇刚)

    屈子骚体诗学的范式影响后世甚巨,对当代诗歌创作仍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屈子美政理想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激励着当代诗人树立大我情怀;屈子熔铸神话,心游万仞的想象力值得当代诗人心慕手追;屈子诗学往而不返的抒情模式,能医治当代诗人的精神疲软;屈子诗学香草美人的象喻,标示着当代诗歌创作的意象营构;屈子骚体的民歌元素,启发当代诗人取法民歌;屈子骚体形式的解放,引领当代诗歌追求形式上的新变;屈子诗学得力于江山之助,对当今诗人重视采风或游历也富有启示。

    2018-11-20详情
  • 杜诗的地理名词技术与新诗建构(师力斌)

    打破新诗古诗二元对立,杜诗对新诗有诸多启发,地理名词的运用即是其一,它相当于杜诗建筑学中的钢结构。百年新诗不乏运用地理名词的优秀之作,但潜能远未释放,运用效果高下不一。其中的南方想象存在唐宋化倾向,造成的束缚尚需打破。

    2018-11-19详情
  • 崇高美学视阈中的影视音画对立审美意蕴论析(峻冰 闫楚)

    从崇高美学角度出发,聚焦影视音画对立手法,分析崇高美学在影视创作中的妙用,进而探析崇高视阈中的痛感超越、思想超越、精神超越等对影视创作的美学启发,于今后国产影视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应不无裨益。

    2018-09-04详情
  • 试论散文的真实性(李朝全)

    散文可以分为三种不同范畴的类型。作为一种非虚构文体,其区别于小说的根本在于真实性。散文的真实性是在事实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结合了判断真实和想象真实的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的本质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在于想象。散文需要合乎艺术真实原则的想象。

    2018-09-04详情
  • 根本性精神问题与艺术的先天质量(洪兆惠)

    叙事作品对人的根本性精神问题的触及,决定了作品的生命感,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生命能否有大格局、大气象,取决于人物遇到的精神问题是不是根本性的,取决于人物在面对精神问题时内在挣扎的经历和程度。

    2018-09-03详情
  • 论中日当代文学作品对“记忆”的艺术表达(张文颖)

    文学与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既是人类记忆的产物,也是人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当代作家也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记忆,并通过各自的艺术表达向世人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虽然这些作家们国籍不同但对记忆的表达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这些关于文学与记忆的艺术探索势必会推动文学不断深入发展。

    2018-08-10详情
  • 习近平关于文艺经典理论的美学诠解(张晶)

    习近平关于文艺经典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是习近平同志对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揭示。笔者认为,这种对于文艺经典的理论建构,是以往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都未尝有过的,但它又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哲学传统之中。而从另一方面看,习近平关于文艺经典的这种理论建构,又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现实指向,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质。

    2018-08-09详情
  • 新时代“红色经典”的创作及使命(范玉刚)

    21世纪以来,“红色经典”已成为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类型,是弘扬主旋律的一种主流文化产品。新时代“红色经典”再生产要有使命意识,着重在增强文化自信中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路径。“红色经典”再生产要尊重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尊重历史真实就是尊重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追求,这是“红色经典”再生产的伦理底线;追求艺术真实、注重审美创造和艺术表达能力,是“红色经典”再生产塑造英雄人物的价值尺度。

    2018-05-07详情
  • 小说对生活世界的发现:以《下广东》为例(林岗)

    作家对生活世界越有自己完整的判断,就越能从纷繁杂乱的各种价值中形成独有的发现。小说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是个批评的概念,而写好人物写活人物才是作家的看家本领,作家当以看家本领优先。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内涵的发现是通过所写人物及其关系而感知到的,越鲜活的人物越有助于读者感知故事的社会内涵。但是如果作家将批评的概念当成写作遵循的不二法门,渴望反映社会和反映生活的主观愿望优先并压倒写活人物,则小说的社会内涵就会变得干涸和枯萎,其美学趣味就要大打折扣。

    2018-05-07详情
  • 本体与价值:论当代戏剧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李伟)

      本体与价值:论当代戏剧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内容摘要:中国戏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品格,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对世界

    2018-04-09详情
  • “后理论”时代与文化诗学批评思潮的流变(陶永生)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4期特别策划理论探索专栏刊发如下2篇文章:  后理论时代与文化诗学批评思潮的流变  本体与价值:论当代戏

    2018-03-25详情
  • 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之当代话语体系的价值与路径(夏燕靖)

    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所谓话语体系,其定性有两点:一是构成话语体系内涵、定位和功能的明确性;二是话语

    2018-03-02详情
  • 诗学“三命题”刍议——关于诗中“大我”“小我”的思考(罗辉)

    ——关于诗中大我小我的思考  所谓诗学三命题,是指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陆机《文赋》)与诗缘政(孔颖达疏《毛诗正义

    2018-03-02详情
  • 关于九鼎图像的追踪:“铸鼎象物”与“民知神奸”(文韬)

    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图像的分析,本文试图回答九鼎神性之所在。九鼎成为诸侯争夺的重器,是因为它被视为天命的表征。实际上,此效力与它“铸鼎象物”的模式密不可分,即通过铸象于鼎,“使民知神奸”,进而“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而所铸之“象”并非具体的、写实的物象或形象,而是通过抽象和艺术再创造,传达意有所指的法象、法戒或意象。人民所知的“神奸”也不仅仅是异兽的善与恶,而是经过加工的画面背后的寓意。九鼎神性最初来自其图像及其背后的寓意,尔后才因礼法的功用,在政权的更迭中不断地被神化。最后九鼎的神秘失踪,既是“铸鼎象物”模式的失效,又是其神性的达成,与它的来历一样,意味深长。

    2018-02-05详情
  • 文艺批评中的规范与逻辑诸问题(陈振濂)

    我们做文艺批评、人物批评要做的工作,不是去说他好或者不好,而是要对某一种现象做学理分析,批评的魅力正在于对现象的分析,而不在于对现象的判断结论。通常专业评论家不关心结论,但关心过程中对各种角度的梳理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写一篇评论文章,如果轻率地褒贬别人,大抵没有价值,作者的思考一定是肤浅的。专业评论家是用逻辑思维,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史学功底,去剖析现象背后的事理。

    2018-02-0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