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
  • 博物馆应该如何改变生活

    我们也许经常讨论医学伦理的话题,但却甚少提起博物馆伦理。不过,当我们毫无头绪的时候,我们仍旧会思考,比如,艺术家是否应当用活的动物制作艺术品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这时我们已经不经意地接触到了博物馆伦理的范畴。

    2015-09-22详情
  • 让当代原创走进现实与历史的深处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文艺界引起热烈反响。作为一个戏剧人,我在欣喜与振奋的同时,也再次深入思考关于戏剧“繁荣”、“发展”的话题

    2015-09-21详情
  • 陈源初:当代艺术最大的障碍

    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代艺术的政治性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艺术性的取代。到了这个时候,当代艺术中所谓政治的当代性已经取代了审美的当代性。

    2015-09-16详情
  • 理论的风采与思想的魅力

    对话集大致囊括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至今仍然活跃的中老年文艺理论家,集中探讨了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和前沿问题,充分显示了当代文艺理论家的理论风采和思想魅力,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

    2015-09-15详情
  • 赵实:梅兰芳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巨匠

    梅兰芳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巨匠。他把对中华戏曲传统精华的传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融会贯通,不仅继承了京剧艺术的优秀传统,而且有力推动了京剧艺术的革新发展,堪称为戏剧改革的先驱。

    2015-09-15详情
  • 饶曙光:“互联网+”与中国电影格局的提升

    互联网+”则则使得电影生产个性化、需求可定制化的时代来临。互联网、资本的力量虽然强大,但仍需要为电影提供好的内容,不能太任性,否则最终也会伤害到自身。

    2015-09-15详情
  • “互联网+”如何改变影视产业?

    “不温和”的互联网力量正席卷中国影视行业。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4年拥有互联网背景影片的年度票房收入超过60亿元,占到中国内地总票房的五分之一。互联网将如何“搅动”中国电影棋局?

    2015-09-15详情
  • “互联网+”模式影视发展新生态透视

    聚焦“互联网+”模式下的影视生态嬗变演化,借助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研判热点动态趋势,借鉴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产业升级路径与实践经验,有助于探寻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应对策略与新格局、新机遇中的生存发展。这将唤醒中国影视由大到强,迈向新的辉煌盛景。

    2015-09-15详情
  • 2015年上半年思想理论领域五大热点评析

    2015年上半年,理论界、学术界以及宣传思想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舆论,在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2015-09-15详情
  • 饶宗颐:中国梦当有文化作为

    21世纪是我们国家踏上文化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既要放开心胸,也要反求诸己,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为”,不断靠近古人所言“天人争挽留”的理想境界,这就是中国梦的文化之力与文化作为。

    2015-09-15详情
  • 寻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DNA”

    寻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DNA——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反思2015年05月29日1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董学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

    2015-09-14详情
  • 微时代文化传播的几个理论问题

    随着微媒体(微博、微信、微视)和微文艺(微电影、微动漫)等的流行,一定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已经进入到一个微时代。微时代、微媒体正在悄悄改写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悄悄改写着文艺的生长形态和传播形式。

    2015-09-14详情
  • 回归文学的现场,重塑理论的尊严

    对于文学理论的命运,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如此理解:在当今,有大量新的文学现象需要解释,这不仅是批评家的事情,更是理论家的使命。

    2015-09-14详情
  •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毛泽东文艺思想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及其文艺理论,总结中国文艺实践的产物,是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革命文艺指南。

    2015-09-14详情
  • 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十大误区的反思

    《审美特性》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卢卡奇构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尝试。今天阅读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读者能有什么启示呢?

    2015-09-14详情
  • “西马”盛行三十余年后的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者再评“西马”

    现在,我们对西马的研究要从知识体系的认识转到认知角度,即从一般性的介绍和知识获取如西马分哪些流派等,转到对话、批判地看西马。

    2015-09-10详情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色

    中国文艺理论家的理论建构整体上讲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释文艺的本质、从让文艺介入现实社会改造的立场出发界定文艺的功能、以人的精神解放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为诉求表达文艺理想这些基本的理论视域。

    2015-09-10详情
  • 要科学地总结文艺思潮

    文学是否具有“先锋”性,须得将其与我们自己的文学实践作比较,须得把它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改造之后为我所用。

    2015-09-10详情
  • 李准:时代呼唤开拓和发现

    与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历史本身相对照,与当今反对军国主义新法西斯主义复活的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相比,抗战题材创作还需要继续作出多方面的深度开拓和发现。

    2015-09-09详情
  • 进剧院和看电视对应两种不同的思维

    以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为契机,罗马尼亚坦达利卡动画剧院经理摩卡奴·屋大维·卡林提出了关于戏剧的许多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2015-09-07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