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专业委员会>正文

中国式现代审美与文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举办

2022-12-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2022年12月18日,“中国式现代审美与文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顺利举行。该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文艺评论概要》编写组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美学、艺术理论与评论等各领域的研讨交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审美文化研究与中国文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高建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出席会议并致辞。此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文艺评论概要》编写组成员,以及来自美学、艺术理论、各艺术门类学科和文艺评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审美文化与文艺理论评论的相关内涵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李震主持。徐粤春主任在致辞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缘起和内涵进行了阐发,并提出从三个方面推进中国文艺现代性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一是扎根中国实践,二是建设中国理论,三是回答中国问题。高建平会长则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了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委会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肯定了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和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对审美文化专委会的工作寄予厚望。王一川教授则以“现代审美的围炉茶话”为题对会议主题和意旨进行阐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审美或中国现代审美文化,不是西方式审美的强势移位的产物,也不是中国古典审美传统的自动传承的结果,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曲折进程中艰苦探索和奋力创生的结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高建平致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致辞

开幕式后,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围绕中国式现代审美文化与文艺评论知识体系建构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第一单元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雪虎主持。中华美学学会原副会长、扬州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姚文放对文艺美学的谱系赓续进行介绍,并分析这种演变的外力与内因。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法提出中国文艺评论的三个层面和三种模式,主张恢复中国文艺评论属于“文”的语言美感传统,并就文艺评论的中国特色及其当代传承提出了新思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讨论了传统审美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审美建构中的价值,主张从大同世界、美善统一的古典美学价值传统中汲取营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讨论微时代文艺批评的生产性特质,将其提炼为一种空间性的“移动化叙事”。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碧辉对“文艺批评的客观标准和价值评价”这一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从现代性视角作出分析。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永兵教授以《文艺评论的范式创新与文艺高峰的时代生成》为题发表报告,讨论新时代条件下文艺评论与文艺高峰的互动生成关系。此部分发言完毕后,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拥华进行了评议。

会议第二单元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副主编张颖从对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出发,结合其现实经验和大众文化产品,在学理上思考人与邻人、他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将和谐社会建构落到每个人的实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傅其林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文化现代化与审美现代性问题进行辨析,肯定文化领域的现代性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教授贡献了一个有启发性的中西哲学譬喻比较,讨论柏拉图和王符的“洞穴”譬喻话语之间的异同,指出自然现象在关于道德和真理的哲学话语中的作用。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教授讨论了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现代转化问题,肯定感物起兴的古典审美体验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对虚拟现实的叙事问题进行探讨,从虚拟现实带来的人类经验变化开始,指出小故事取代大故事,最终带来文学与叙事中“第三时间”的出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范玉刚讨论了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和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对文艺与市场关系进行辩证思考,指出文艺内在有着独立的经济规律,精神价值也可以构成市场逻辑的一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罗筠筠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点和回应。

第三单元的讨论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主持。《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刘琼针对中国式审美的各种当代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震则表达了对当代文艺评论中日益不及物的现象的忧虑,主张回到人本主义批评传统,思考这一传统的现代转化所能产生的教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金尧的报告题目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的社会批评理论传统出发,对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内涵、主旨进行分析,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意识一直是关键内容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郭必恒则接续探讨文艺评论知识资源的问题,认为互联网文艺酷评蕴含着部分中国古典文艺评论和民间文艺评论的传统。南京博物院东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楚小庆则以跨媒介方法分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的典型作品《千里江山图》和《只此青绿》。此单元研讨结束后,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对发言进行了评议。

第四单元研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研究员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戴清指出,“文艺的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审美的基本追求,并对文艺人民性问题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了概要而准确的梳理。之后的几位发言者分别从自身的门类艺术研究领域出发,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具体批评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鲍震培的报告呈现了现代曲艺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探讨中国式现代审美与戏剧评论体系构建的对象、特征与路径,凸显了戏剧艺术中戏曲评论与话剧评论之间的复杂关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慕羽对舞蹈批评的特殊性进行思考,描画了“文字起舞”的困难与魅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阳丽君的主题是摄影艺术的特性与摄影评论,基于其艺术特性,摄影形成了不同的评论类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闫月珍对本场发言进行了评点。

四个单元讨论完毕后,王一川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此次会议的讨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审美文化研究与文艺评论建设工作提供了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思考。与会学者以学理阐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展望中国式现代审美文化与文艺理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蓬勃未来。

中国式现代审美与文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专家线上合影


供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王子畅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编辑:韩宵宵


延伸阅读:

“典型理论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成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