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法赞美的》在文体意义上说完全获得了某种解放感,那些关于诗、散文、随笔、日记等等的分界都像“红玫瑰、百合、马蹄莲、还有郁金香”一样只服从于阳光和水。
“三部曲”丰富的时代气质和美学形态,建构了陈彦厚重沉稳、庄谐互映、灵动诗性的小说世界,也成为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张学东不断探寻建构历史、书写历史的多样叙述视域和表现手法,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书写提供了探索性的叙事路径,贡献出自己最切近的历史思考、生命观察和审美范式。
《和你在一起》将江苏南通援疆工作者十年援疆的奋斗事迹和心路历程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书写了南通援疆人的使命与担当、情怀与奉献,书写了两地人民交流往来中的动人故事和深厚情谊,
真正有追求的诗人,应当深入挖掘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注入真实的情感体验,放飞生动可感的美的想象,用心用情创作,让新工业诗歌因为见证伟大时代的多元图景而散发出永恒不灭的光彩。
谢永华“原生态”散文是乡土散文和游记散文的有机融合,是生活散文和感悟散文的有机统一,是当下散文园地里的一间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散发着原生态的气息和芬芳。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长篇小说《地坤》的新乡土叙事2023年第4期《十月·长篇小说》刊登了四川作家邹瑾的长篇小说《地坤》,小说以田野调查式的细微洞察,从高校青年学者程子寒下派风城县挂职徐徐展开,数十位形形色色的政、商、农、工人物悉数登场,展现了古南方丝绸之路与川藏茶马古道交汇处的昔日商贾重镇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生态。作品鲜活立体又性格迥异的人物塑造、危机四伏却峰回路转的情节铺排,呈现出复杂立体而多元
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有力笔触书写几代草原建设者接续奋斗的历程,以雄浑厚重的笔墨描绘了雪域草原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新时代,由传统走向现代之沧桑巨变的恢宏画卷,是青藏高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