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
  • 原创能力是影视作品的生命力

    创作新则影视新、质量强则产业强。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业的蓬勃发展,围绕中国原创编剧问题众说纷纭。日前,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华为公司主办,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克拉玛依·为中国原创编剧加油”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中国原创编剧的困境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8-01-11详情
  • 2017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扫描

    2017年的中国电视剧,IP依旧受到追捧,但已开始降温;玄幻题材仍在爆发,口碑却难以为继;流量明星担纲出演的作品不少,观众点赞却很有限。

    2018-01-10详情
  • 明星参与文化类节目展现娱乐之外的精神力量

    节目中,影视明星让人们眼前一亮,此时他们不靠颜值,也不拼流量,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他们阳光自信,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正能量,展现给观众更多的是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一面。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其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其他明星艺人们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引导更多人找寻娱乐之外的精神力量。

    2018-01-08详情
  • 2018年值得期待的国产电影

    2018年的国产电影,目前已经定档或有迹象准备上映的,盘算起来,值得期待的不算多。先凑不满十部,期待起来。

    2018-01-04详情
  • 新媒体语境下,曲艺著作权保护需要新思路

    除了中国文联权保部之外,中国曲协、中国民协、中国摄协、中国美协等也都成立了权保部门,着力在文联系统中建立覆盖全国的文艺维权机制。“近年来,新媒体成为新的语境,文艺的创作和传播门槛降低,大量的文艺工作者从事着艰辛的创作活动,若无法律的保驾护航,就会对整个文艺生态造成伤害。 ”中国文联权保部主任暴淑艳说。

    2018-01-02详情
  • 国产翻拍日韩剧尴尬不断

    继今年上半年翻拍自日剧的《深夜食堂》遭遇滑铁卢后,“国产剧翻拍日韩剧必被吐槽”俱乐部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翻拍自2015年热播韩剧《杀了我治愈我》(《Kill me Heal me》)的国产剧《柒个我》正在腾讯视频播出,尽管主演张一山的表现可圈可点,但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却仅有4 7分,接近1万人打分,超过三成的观众打出一星低分,不少观众吐槽“原版治我病,此版要我命”。

    2018-01-02详情
  • 王蒙:余光中永在

    “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走了,乡愁时代却没有就此结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不舍昼夜的逝者以外,重要的是跳动的中国心,还有美丽且鲜明的中国诗文,以及你我的记忆与吟诵活泼如初。

    2018-01-02详情
  • 尚辉: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揭示

    机械或电子图像生产与传播的大众化,致使一些艺术理论家认为,传统绘画的再现性已淡出当代艺术视野,因此,当代艺术教育也不再停留于对形象再现性技艺的训练,而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图像或现成品来体现艺术的观念创意。这种对机械或电子图像大众化的焦虑与恐慌,导致欧美当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已不再把造型艺术的教学作为其学科建设的主科,这种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转型,致使西方当下的造型艺术教学与创作形成了整体性的滑坡与式微。

    2017-12-27详情
  • 文学是通达美丽人生的桥梁

    驾驭长篇小说这种重文体、大文体,需要丰厚的生活积累,需要对社会人生诸多重大问题有深刻的认知,需要感性、理性思维并重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中国长篇小说家普遍显得不足。不少作家自以为拥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就动手写长篇小说,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缺少对时代人生的独到把握,缺乏对生活积累提炼的能力,因而在把握时代、臧否人物上或浮浅或偏狭,情节结构上或累赘或生硬,细节描写上或粗略或失真。

    2017-12-25详情
  • 军事题材电影:艺术、品质与价值观的融合

    当前的中国电影处于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中,由此产生的巨大推力,为国产电影创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今年三部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血战湘江》和《建军大业》的相继上映,则显示出国产主流军事电影逐渐升温的态势。

    2017-12-25详情
  • 《芳华》:什么都想抒一把情,难免显得滥情和顾此失彼

    《芳华》前半部分,更多扑面而来的是荷尔蒙,是旧时代的青春片,到人物命运慢慢走向悲剧的后半部分,过分直露的展示悲情,展示创伤,展示离别,以及煽情的配乐,又让叙述流俗。感觉冯小刚想讲的很多,什么都想抒一把情,难免显得滥情;什么都想抓在手里,难免顾此失彼,力量分散。

    2017-12-21详情
  • 现代教育应该保护孩子的“诗心”

    这组富有童意童真童趣的诗,给人带来了“诗和远方”。很多人看完之后大发感慨:如果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写作水平可能连小学生都不如了!

    2017-12-20详情
  • 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

    要想将工匠精神牢固地根植于影视行业之中,我们还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目前的影视教育重理论培训、轻实际操作,导致影视人才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

    2017-12-20详情
  • 送别余光中:诗人虽远行,乡愁永流传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在台湾高雄辞世,享年90岁。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2017-12-19详情
  • 冯小刚:《芳华》才是“我的”电影,骨子里是热的暖的

    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是最没有包袱的一次创作。“内心没有背负着某种巨大的期待,比如我拍《我不是潘金莲》和《1942》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觉得要拍一个在这个作品履历表上特别重要的作品。不管是《1942》、《唐山大地震》,还是《我不是潘金莲》也罢,其实我始终并不觉得那是我的电影,那是刘震云的东西在里面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芳华》虽然有严歌苓的东西,但更接近我的本性。刘震云的东西,骨子里是冷的,像《芳华》这个东西,骨子里是热的、暖的。”

    2017-12-19详情
  • 人民日报评论员:国家公祭日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

    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也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未来的太平与安康。

    2017-12-13详情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巴特尔)

    今年,是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的大喜之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2017-12-13详情
  • 文化“国货”想走俏,不妨探索新包装

    文化“国货”要在当代“走俏”,不妨多探索适合当代传播的“新包装”,用更加丰富新颖的形式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

    2017-12-07详情
  • 文艺评论不应沦为虚幻的“美颜相机”

    其实,真正的文艺评论是“刀子嘴豆腐心”,说你不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如果文艺评论都变成了美颜相机,用虚幻的“盛世美颜”糊弄青年演员,但糊弄得了观众吗?一次错误不纠正,下一次就会走得更歪,谁又能永远停留在美颜相机营造的世界里呢?倘使走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地鸡毛,那时后悔大概就晚了。

    2017-12-07详情
  • 诚意的文艺评论要在新媒体及时发声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要求也高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说,“广大文艺评论家就应该摒弃和反对那种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故弄玄虚的文艺作品,而应该把那些精神品格高尚、思想内涵丰厚、价值取向鲜明、艺术表现动人的优秀作品推介给大众,让人们从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里,激发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2017-12-0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