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
  • 版权保护需要立足网络特性

      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需要更为灵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原创者、版权人利益的同时,也为互联网开放、共享的内生动力预留空间。  最

    2017-05-03详情
  • “网红书”遍地,究竟是“励志”还是“利己”

       过去一年里,网红成了最风光的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新经济物种。有统计显示,网红及其所代表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经接近600亿。

    2017-04-28详情
  • 如何补齐大众文化产品的“短板”

    《人民的名义》的轰动,其实给了社会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看到真正优质的大众文化确实能够产生极大的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对社会有很大

    2017-04-28详情
  • 王蓬:与陈忠实相交相知四十年

      寒来暑往,转瞬之间,文学大师陈忠实已离开我们一周年,与陈忠实相交相知40年中的种种往事,以及他最后的时光仍历历在目。陈忠实  20

    2017-04-26详情
  • 塑造文艺出精品要有艺术定力

      4月15日,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逝世,享年88岁。她的离世让许多网友和影迷们再次回忆起86版电视剧《西游记》给

    2017-04-24详情
  • 人文类综艺节目虽火爆 能否代替阅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国人的阅读状况堪忧。在手机碎片化阅读占据视线的同时,人们对经典阅读仍有精神上的需求。

    2017-04-24详情
  • 让片酬接接地气

    【文化评析·如何遏制娱乐圈乱象系列谈之二】  资本逐利,明星赢者通吃,中国影视剧走进了明星中心制的怪圈。让电视剧制作回归正常,

    2017-04-21详情
  • 阅读的首要目的不是“成功”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结果已经公布。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图书阅读率、人

    2017-04-21详情
  • 文艺创作要多点理性

      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在视频网站上的评分高达9 1分。播放期间,圈粉无数,年轻人也是这部剧的忠实粉丝。有网友戏称,这

    2017-04-19详情
  • 中国民乐创作“本土化”的思考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创作中国器乐作品,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重要使命之一。从现有中国器乐创作成果来看,主要有三种创作形式:

    2017-04-17详情
  • 东方视野下中国摄影家对世界的表达

    峻程摄影作品  在日前举行的升东吉西中法艺术家对话展上,参展的中国摄影家峻程以人类学视角进行的东非大裂谷纪实影像展览,从中可以窥视

    2017-04-14详情
  • 雕塑家潘鹤:有人格自然就有艺术风格

    雕塑家潘鹤  广州美术学院家属区有一栋特别宝贵的楼房,宝贵不是说楼有多奢华、多先进,反而是很破旧、很普通,但就是能让人肃然起敬,只

    2017-04-14详情
  • “共享图书”期待做强做大

      共享单车正火遍全国,一个名为借书人的共享图书平台也正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一互联网平台打破定式,交押金后只需支付服务费,就可不限时

    2017-04-14详情
  • 古建保护:数字化之后如何衍生

      近年来,文物古建的保护开始采用一些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进行古建的数字化管理,并实现详细的分析、推理、反演以及网上旅游等

    2017-04-14详情
  • 走心是影视剧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优质影视剧来说,最近的两部可谓叫好又叫座,一部是《人民的名义》,一部是《鸡毛飞上天》。前者是一部反腐大剧,不仅契合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也彰显了全面惩治腐败的铁腕手段;后者却是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史,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

    2017-04-12详情
  •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5月开评

    中国剧协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剧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宣布,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将于今年5月在广州举办。

    2017-04-10详情
  • 张慧瑜:纪录电影的文化价值是看见诗意

    2016年有四部纪录电影挤进院线,分别是《舌尖上的新年》《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生门》,2017年也已上映一部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它们虽然票房不如商业电影,但极大地提升了院线电影的文化品质。

    2017-04-10详情
  • 从朗读中重拾对生命的感动和敬畏

      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爆荧屏,朗读的庄严感赋予了这档朗读性节目独有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使它与时下某些油腔滑调、痞里

    2017-04-10详情
  • 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实践者

    十年前,中国美院何以要从一片空白开始建设一个建筑艺术学院?

    2017-04-10详情
  • 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

    关于新媒体与当代艺术,艺术家不断使用新技术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个显而易见的共识是,没有学者和理论家会批评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使用,就像照相机发明后使用相机拍摄,达达主义之后观念艺术家使用现成品进行创作一样,最终新技术都会被接受。

    2017-04-1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