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前发展趋势,题材类型同质化已难以避免,甚至目前已基本形成“跟风”局面。著名演员张国立曾对此发言,“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市场需求,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把大数据作为唯一参考依据,只满足观众的浅层娱乐需求,缺乏创新和探索意识,忽略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思考,或许能凭借流行元素吸睛一时,但无法成就口碑收视双赢的“长寿”网络综艺。
对于电影乃至整个文化产业而言,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但是,艺术可以通俗但绝不能恶俗。如果没有价值观的支撑和文化的引领,“花架子”网络电影是走不远的,还可能跌个大跟头。
当代批评本身就置身于现实之中,要有一种“置身其中”的自我意识,并且把这种自我意识带到具体的批评工作中去,把“置身其中”的个人的实感经验,带到具体的批评工作中去。
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薪火相传的理念,也是激励师生努力奋斗的精神依托。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不同的校训体现着每所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色。
七夕有小情小爱,更当有热爱自然、启引民智、崇尚和合的千秋精神。在这个节日里,除了商家市场的热忱之外,还当有公共部门的热心、家庭文化的自觉。不妨让中国的七夕,成为浪漫与传统的“文化和弦”,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通俗文艺不只负责“娱乐”,由于和大众心理结合紧密,通俗文艺的道德要求往往更高。以仙侠剧所代表的网络文艺,有必要走出过度自我的情感格局,担负起对主流道德认知的传播。
中国电影评论肩负着助力中国电影崛起的责任,影评人应该用真实客观的评论为观众提供观影指导,使电影文化在大众眼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魅力,让电影在成为大众消费时尚的同时,滋养人们的心灵。
比较成功的军旅戏剧作品,基本上都做到了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做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做到了逻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与当下的其他题材创作现状相比,或者说与当下的其他现实题材创作相比,军旅话剧的整体品质优势的确比较明显。
如果大家还在对这部剧是否忠实原著上探讨不休,还不如好好想想,从20世纪20年代鲁迅提出女性独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女性有没有因为获得了经济独立而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有时候感知幸福的能力比获得幸福的手段更有意义吧。
所谓的“烧脑”,不一定要有复杂的时间线、宇宙场景、多少层梦境空间,“而是看完之后想了些之前不会想的问题、了解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事情。”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整体提高,够精彩、不止于表象、带去更多启发式思考,或许是未来影视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的游戏市场,与传统或历史结合的游戏种 目繁多。一些游戏却以篡改历史人物或事件形成的巨大反差博人眼球,着实令人堪忧。对历史的敬畏,应当是文化传承的底线。
视频本身是否好看已不要紧,在语言狂欢中体验互动共鸣,才是弹幕爱好者真正的乐趣。但长期以来,弹幕内容泥沙俱下。如何在弹幕世界实现理性的语言沟通,值得深思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