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网络文学观察——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属于自己的“元宇宙”从高速发展到多元化、可持续化,一个有活力的新生事物的发展轨迹在中国网络文学身上同样适用。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学增速放缓,但无论是网络文学内部的迭代升级,还是网络文学IP转化和海外传播的拓殖、深化,都表明中国网络文学从娱乐大众的单向增长走向更加多样化和纵深化的发展模式。简要盘点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发展趋势。2022年
2022年12月29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首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仪式”所入藏者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的职责,被认定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精品。
挖掘微短剧的“带货”能力,注重与电商平台、广告平台及传统媒体平台的内容联动,并针对竖屏微短剧和横屏微短剧采取差异化策略。大家同心协力,让微而精、微而美成为微短剧创作的主旋律。
2021年整个电视剧、网络剧在调整创作方向,进入制作新布局、新阶段、新航道后,“内容为王”“质量至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制作和播出平台尊重与重视,这些都在2022年网络剧的播出与接受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反馈。
《中国奇谭》的“出圈”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精耕细作和对初心的坚守,正是主创团队以真诚的态度,匠人的精神对作品不断打磨,才有了今天的走红出圈。谈“崛起”尚早,这一次,让我们为中国动画向好鼓掌。
2022年,网络视听行业从时代变革和人民生活中撷取丰富素材与创意灵感,强化表现手法和技术革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体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网络文艺热切反映和再现家乡的魅力风情,探索表达关于家乡的精神意义,以新媒体影像生产的方式,连接真实家乡与艺术虚拟世界,以影像建构家乡,打开家乡别开生面的新景观。
理论评论要有志于用“论”来普及网络文学知识,更要用“评”来引导创作,从根本上提升网络文学发展质量,从而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从未上线时的翘首以待,到开播后的褒贬不一,《三体》动画虽然“高开低走”,但也给审视当下中国科幻IP的改编路径提供了窗口,为同类型的创作沉淀了经验和启示。
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当代文艺创作可从中萃取精华,为己所用;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文艺样式,富有创新基因。二者相融相生,为当代文艺创作注入生机活力,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李玮利用多样媒介组织网络文艺批评,不只在学源和学理的意义上,做“线下”批评,也组建了新媒体团队,打通“网络壁垒”与“次元”隔膜,实现“直接在场”的“在线批评”,以构建更为优化的网络文学批评生态。
网友为何热衷观看压缩饼干式的“说电影”短视频?火爆背后反映出何种社会文化语境和受众心理动因?这类二次创作究竟对原创者和观看者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