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要注意从细部入手,把创作当作一项艺术创造活动,重视作品向读者传授正确知识、传播先进思想和传递健康情感的作用,在“好故事”中寓教于乐,真正用饱满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吸引流量。
网络文学在时代生活的滋养下发展壮大,每一位写作者都在以不同方式观照时代生活,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对时代的热爱与真诚,琳琅满目的生动形象和真挚感人的故事场景,共同构成了此时此刻最鲜活的中国故事。
从复制日常喜怒哀乐,到捕捉、标记、生成时代和社会表情,表情包从情绪符号变成网络社交利器,作为文化现象几经迭代,发展成为一种媒介力量,影响着社会心理和人际交往。
每个人的热爱都值得尊重,无论他热爱的是真人偶像,还是虚拟偶像。但这并不是一些狂热粉丝不理性的借口。为虚拟偶像狂热,也不可脱离现实规则。
当下的方言保护更应该调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形式,用智能手段转变语言文化传播的式微态势,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说出来,实现方言的保护和活化。
网络微短剧能否保持不断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自觉克服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尽完美,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创作标准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具有相对架空感和间离感的网络空间发展出了颇具特色的青年亚文化,其风格和表现较之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发生了显著流变,与传统的文化秩序在冲突和共存间共同发展。
“网络文学+短剧”成为网络文学IP改编的热门赛道。网络文学的内容平易通俗,跟短剧节奏相吻合。短剧的孵化周期短、制作成本低,网文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相继入局,形成了网文平台提供文学IP、短视频平台制作播出的模式。
尽管中国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走在“路途之中”,但网络文学的媒介性、民间性和共空间性所呈现出的“新现实”,决定了网络文学理论话语必然是自丰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文本创作情境中提炼、提升和总结而来。
当下,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正在打开新的广阔天地,这既是其自身在题材和类型上的不断拓展,也是作为通俗类型文艺的网络文学,正在打开纯文学尚没有完全触及的文艺经纬。
当下,倍速观看、几分钟看完某某说电影、只看剪辑或看个开头就弃文弃剧已成为常态,而对部分文娱作品进行二刷、三刷和N刷的现象,则体现了大众对喜爱的作品的深度沉浸体验和高度文化参与。
新时代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乃当务之急,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必须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以“清朗”行动为契机,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