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出精品,请给微短剧多一些耐心

2023-04-1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秦兰珺 收藏

根据第十届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40亿。在细分领域,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小时。《报告》显示,2021年重点网络微短剧上线数为58部,到了2022年则达到172部。这些数据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网络微短剧的关注。

想当初,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内容质量,才把众多专业影视人才,引入短视频这个以“业余”创作著称的内容产业的。专业人士把“用影像讲故事”的看家本领带给了短视频,这才有了近年来微短剧的繁荣。但遗憾的是微短剧的出现并未让短视频从此走上精品道路。相反,近年来有不少所谓的“专业制作”,都不过是立意落入套路(甜宠、霸总、穿越、虐恋)、叙事不够完整(受限于用“碎片化”时间讲故事的限定)、表演尚欠火候,甚至有“打擦边球”之嫌的低质、低俗内容。

初衷是“出精品”,效果反倒“入俗套”。之所以会如此,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是,根据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4亿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已达2.18亿。虽然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但短视频作为今天最“下沉”的文娱消费方式,服务对象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市场化条件下,无论是否情愿,恐怕大部分生产者在生存压力和利益驱动下,都会选择迎合消费者的既有和短期娱乐需要。各种同质化、套路化、低俗化的内容由此批量生产出来,也挤压了高质内容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助力微短剧真正走上“出精品”的良性轨道?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固然是起点,但或许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寻找精品自身的内在成长之路。这就不仅要探索微短剧自身的艺术语言,还要建设让精品可持续产出的内容生态。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

微短剧不是“更短的剧集”,正如电影不是“会动的摄影”。更确切地说,微短剧需要摆脱剧集影响,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艺术语言,就像电影只有跳出摄影框架,才能找到镜头语言和蒙太奇,发挥出自身的表意优势。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微短剧的艺术“语言”?在实践尚没有给出答案的当下,我们不妨展开想象。首先,这一定是一种能够用好“微”媒介的语言。如果延续传统影像的叙事惯例,微短剧的时长自然太短,叙事难免仓促、残缺。这就好像文章缩写,在原有框架下缩出的内容,怎么都难比原文精彩。但如果我们愿意转变思路,不把“微”看成“长”的梗概,而是“点”的表达,那么微短剧是否可以成为“桥段”的艺术,又是否能继承“芥子须弥”“小而美”等美学传统,发展成为一种“微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其次,适合微短剧的表达,也是能够发挥出“交互”媒介潜能的语言。传统剧集建立在“作品”的观念上。作品往往是完成的、封闭的,其意义生成也由作者主导。但在社交媒介环境中的短视频很多时候充当的不再是这样的“作品”,而是开放的“平台”。换言之,人们消费短视频,有时并非因为它本身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它承载的情绪、引起的共鸣,比较契合一定时期和地域老百姓的情感结构和表达需要。那么,微短剧是否能处理好“作品性”和“对话性”的关系,将“互动”纳入作品本身的内在表意逻辑?又是否可以由此继承“诗可以群”的传统、承担“公共空间”的功能,发展成一种电子口语和社交媒介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形态?

一种新兴艺术,倘若尚未发展出能够发挥自身媒介特色的语言,就很难让人对它有过多“出精品”的预期。因而,新媒介艺术要想“出精品”,或许首要任务就是跳出传统思维和创作惯性,找到能够发挥移动和交互媒介优势的语言。但就像电影从最初发明到艺术语言走向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微短剧对自身语言的探索、发现,恐怕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除了发明自身的语言,精品要想生产得可持续,还要建立良性的内容生态。以法国电影为例,法国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产出艺术电影精品,背后其实有整个电影体制做支撑。它包括以戛纳电影节为代表的艺术电影“标准”体系,以《电影手册》的精英趣味为代表的电影“批评”体系,以法国哲学为依托的电影“理论”体系,以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为阵地的作者电影“教育”体系,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主导的覆盖全产业链的“政策保障”体系。正是在整个文艺生态各个环节的通力作用和协调配合下,精品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此时,我们再来反观微短剧,如果认为“出精品”重要的不只是打造几部优秀作品,更是培育让精品可以持续产出的生态系统,那么就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跋涉。尽管有着相对利好的外部条件,但我们仍未探索出适合移动和交互媒介的艺术语言,建立起微短剧理论和批评体系,摸索出微短剧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方案,完善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政策保障和艺术赞助体系,内容生态系统中有太多环节都有待建设。如果我们把“精品工程”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工程”,而非几个孤立的“项目工程”,就会明白,真正地夯实精品生长的基础,将需要一个怎样系统、复杂且考验耐心的过程。

必须承认,有时做文化就像种庄稼,时候不到,成熟不了。此时,切忌通过各种外在手段强求“精品”、刺激“成果”,其结果很可能揠苗助长。因而尽管心里着急,但无论对于从业者还是管理者,更理性的做法或许是克服焦虑和浮躁,给微短剧这一新兴文艺品类多一些生长和探索时间。在生态建设中孵化作品,在作品孵化中建设生态,从长远上、根子上,培育能够让微短剧精品持续生长出来的生态土壤。


(作者:秦兰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青萍荟|ChatGPT能成学霸写出AI时代的《红楼梦》吗?

圈层:哪里来,怎么破?(秦兰珺)

微短剧要微而不弱(杨洪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