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来,网络文艺也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从井喷式增长到精品化建设,从“圈地自萌”的亚文化向主流化、精品化发展,从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到频频“出海圈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凭借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的方式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产品及营销手段,贡献着流量、消费用户注意力及时间。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是以当代中国精神、中国经验为指引,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理念,并创造性地转化出新的当代文化内涵,不断地在更高维度完成创新性发展。
十年里,网络视听高扬主旋律,于宏大讲述中回望时代浪潮激荡,在精品制作中创新演绎传统文化,在家国书写中构建集体暖心记忆,用先进技术助力的同时锻造创意叙事,管理层面亦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时代,网络视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唱响,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网络文学面向鲜活而广阔的时代生活现场,主动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民生活、传递中国精神的实践成果,标志着网络文学在主流化、精品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进入了新阶段。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作协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从作家创作、组织建设、理论评论、行业发展、海外传播5方面,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格局、解析网络作家创作态势提供了指南。
借助直播这一舞台艺术新的媒介形态和新的艺术形式,我国广大青少年群体正在走近戏曲等传统经典艺术,一些濒危剧种也借助直播充分挖掘青年后继人才。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广泛征集推选针对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网络展演等网络文艺各门类各领域及相关现象、趋势等的评论作品。
今天的网络文学不仅已成通俗阅读与写作的代名词,而且在不停的变动中体现出参与主体的代际更迭及不同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也显示着大众审美趣味形成过程中不同阶层群体的权重与角逐。
《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会》以音乐为纽带,以网络为全媒体介质,让广大听众在耳熟能详的旋律中缅怀青春记忆,更展现出数代青年面貌,彰显出青春的能量。
包括历史、艺术与旅游资源在内的“国潮”元素,不仅正在成为引领国产游戏与合资游戏的审美风向标,也使电子游戏成为向外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媒介。
至于网络微短剧能否“复制”网剧精品化的转型之路?这需要创作主体、相关政策制定主体和监管部门、平台方与观众等多方合力,共同完成其优化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