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通过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和道德情感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对当前与日常生活广泛结缘的审美活动如何具有至善品质和健康指向等问题予以理论上的解答。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有理论上的深度与广度的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古典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且体现了古今一脉相承的艺术理想,这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艺术理论领域的具体体现。
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于2018年7月30日至8月10日在四川雅安举办。结业后,我们就此话题专门向学员约稿并选取编发,以飨广大读者。
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于2018年7月30日至8月10日在四川雅安举办。结业后,我们就此话题专门向学员约稿并选取编发,以飨广大读者。
张法:狮子形象的文化建构和毛宣国: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说两场讲座在本周四11月29日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6号院邀请您参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大幅度提升,作家创作高峰性质的作品是时代赋予的社会使命。能否创作出高峰文学作品取决于作家能否站在时代的精神前沿,精准理解和把握当下中国的时代精神,精准理解和把握“时代精神”在内涵上的四个逻辑维度。创作高峰文学作品需要这样的时代精神:面向政治、不忘初心的人民精神,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无私无畏的批判精神,国家的主流社会精神。承担时代使命的作家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批判意识、崭新的世界意识、多元的包容意识、形上的超越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1月17日上午,杭州南山路上的玉皇山庄,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学者,在这里举行一场名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