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
  • 庞井君: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论意蕴

    诚信文化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深层次哲学问题,尤其值得从社会价值论角度做出审视和剖析。伦理体系的诚信是主体的一种道德品质,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确定性、可识别性、可交往性。制度体系的诚信是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确证和保证。精神体系中的诚信,在科学认知、精神信仰和审美艺术等各个领域中都具有价值源点和逻辑前提的意义。

    2018-02-01详情
  • 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文学理论需要创造性和制高点,叙事学虽然兴起于西方,王彬把它转化为本土化的改造,拓展了叙事学的内涵与外延,达到了一种新的超越,从而彰显了他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治学姿态,《从文本到叙事》的出版,意义深远。

    2018-01-25详情
  • “元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新特征

    元现代性不是混沌一片,而是在经过了各种文化范式不断交织与转型,再加之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汇、融合,在文学理论如何建构的新情势下出现的关于文论新话语、新观点的构想。这一构想不是臆想,而是从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文化和文学现实和理论中提炼出来的新理论。

    2018-01-23详情
  • 当代中华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美学在精神文化系统中指向理想层面,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精粹所在。中华美学精神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层面的本真表达,也是中华文明至高价值的精彩呈现,因其与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关联,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关联,与国家文化形象和民族精神感性形态关联,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往往有引领作用。

    2018-01-23详情
  • 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8次提到互联网,网络强国战略实施迈向深入。互联网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数字经济、IPV6、人工智能、网络扶贫……从顶层设计到百姓生活,中国互联网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年伊始,让我们通过“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触摸网络脉搏,把握发展大势 。

    2018-01-19详情
  • 云德:开创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局面

    在文艺评论领域要特别关注和重视新的文艺现象,关注和重视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关注和重视文艺评论的新生力量,为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搭建一个更为广阔、优质、专业的交流互动平台,努力推出并造就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物,壮大繁荣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让文艺评论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2018-01-12详情
  • 庞井君:社会价值论视野下的审美本质

    如何深刻认识审美本质和价值?

    2018-01-11详情
  • 苏士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1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对话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听他畅谈书法从古至今承载的中国文化如何走来以及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听他畅谈,在党带领人民走过的伟大历程中,伟大的文艺工作者背后所共通的、共有的、共享的人民力量。

    2018-01-11详情
  • 强化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

    文学批评的文体问题早已有之,于今为甚。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文学研究界对批评文体轻慢已久。其二,当下学术体制的限制。其三,文学批评队伍广杂,难以达成关于批评文体的共识。

    2018-01-11详情
  • 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源点与现代转换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论。今天,人类价值体系的重构给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性转换以及为人类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有从价值源点出发,我们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逻辑结构和运行机制,才能汲取其中的精华和要义,才能有针对性地实现现代性转换并服务于面向未来的文化价值体系构建,中国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才能最终生成。

    2018-01-08详情
  • 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奖颁布  助力中国美学哲学研究新风范

    2017年12月26日,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奖励基金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之友报告厅举行。此项基金由中国泛海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9月捐资设立,系中国哲学、美学领域首次设立的专项学术奖励基金。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获得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

    2018-01-08详情
  • 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回眸2017,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用更响亮的主旋律、更强劲的正能量,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2018-01-04详情
  • 2017中国文艺大事

    回首2017,总有一些事、一些人、一些作品,其思想的光芒、艺术的力量触动过你。文化艺术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年,各文艺领域都在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征途中展开新的图景。我们为您盘点的2017年十件文艺大事,不仅是对时代的精彩记录,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们过去一年的“芳华” 。

    2018-01-04详情
  • 2017年中国文化建设成果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01-04详情
  • 庞井君: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维度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引导物质力量,也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文化自信最后归结于自我创造基础之上形成的自强。

    2018-01-03详情
  • 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创意源泉

    我们一直讨论人性的永恒冲突,一方面是利己与有利于后代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利他与有利于群体的行为。作为进化动力的这种冲突,似乎从未达到过平衡。人文科学不啻是我们认识与应对这类冲突的门径。正是这一冲突塑造了我们智人这一物种,也成为我们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可以说,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的创意源泉。

    2018-01-03详情
  • 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时代与新征程

    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以对中国文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在对基础概念的研究之上探寻文艺理论话语的建构策略,聚焦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传统文论的当代化阐释和西方文论的本土化重构的理论转场、新媒介时代的审美范式转换,以及文艺理论的文化阐释策略和政治实践话语的张力研究等,有效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及系列讲话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主张。

    2018-01-02详情
  • 加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

    学界常言,理论和创作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才能稳健前行。作为引领实践、指导创作的利器,当代书法理论研究目前还很薄弱,未能与当代书法繁荣发展的大趋势同频共振。

    2018-01-02详情
  • 世界文学理念的生成与阐释

    近二百年来,“世界文学”这个著名的文化理念始终是文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常谈常新的重要论题。尽管,前辈先贤对这个文化理念有诸多的著名论断,现当代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有新发现和新成果涌现,但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深奥与博大,在21世纪的今天,围绕世界文学这一理念仍然有较大的学术探索和深化研究的空间。

    2018-01-02详情
  • 金永兵: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文艺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品格将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或者说“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最重要的精神底色。

    2018-01-02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