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评论
  •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一、西方音乐史研究模式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  学界认知20世纪20年代川人叶伯和撰写的《中国音乐史》是在西方音乐史学理念影响下

    2016-04-14详情
  • 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评论的评论

      内容提要:流行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事项,流行音乐评论是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但是成果并不多。专业音乐批评很少关注流行音乐,业

    2016-04-07详情
  • 如何用舶来艺术重塑中国经典

      ——音乐剧《摇滚·西厢》创作谈  对于经典的再创造,文艺工作者应怀有敬畏之心。因此,当接受创作任务时,我们应首先考虑两个问题:

    2016-02-03详情
  • 牛歌为何不能变成《小苹果》?

    牛歌那么久远的遗存,能够现代化传播吗?

    2016-01-22详情
  •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举行

      中国文化报记者高昌 实习记者张欣然报道: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文

    2016-01-22详情
  • 呼唤民族歌剧的精品力作

      值歌剧《白毛女》诞生70周年之际,文化部组织了《白毛女》的复排巡演并制作了3D舞台艺术片,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引发了对中国

    2016-01-20详情
  • 民族歌剧:在时代变迁中魅力长存

      70年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白毛女》在延安成功首演。此后70年来,这部剧作便在我国广大观众的艺术审美实践中成为久演不衰的红色

    2016-01-20详情
  • 中国乐坛当有中国气派

      回望2015年的中国乐坛,心中既有几分遗憾又有颇多欣喜。遗憾的是,过去的一年似乎耳边并没有回旋着一首全民传唱的作品,至少是没有出现

    2016-01-14详情
  • 3D《白毛女》:守本创新,经典再生

    3D舞台艺术纪录片《白毛女》则在红色经典艺术性的现代化转换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同样以革命叙事范本为基础,凭借3D技术有效实现了革命叙事和新歌剧艺术形式在新的产业条件下的主流传播,既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也能满足青少年的娱乐心理,是红色经典在新语境下一次成功的艺术化转换,为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美学精神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得以有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示范性、引领性的作用。

    2016-01-11详情
  • 民族歌剧要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心声 

      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与里程碑,民族歌剧《白毛女》历经70载始终魅力不减,自去年复排以来,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均掀起观看热潮。

    2016-01-11详情
  • 民间音乐活化石呼麦“重生”记

      2009年,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这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呼麦是民间音乐活化石。然而,对呼麦

    2015-12-23详情
  • 当代视域下音乐审美的创造与再创造

      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是由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共同来实现的。音乐创作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音乐表演是中介环节,

    2015-12-16详情
  • 作曲家房晓敏:为中国人和这片土地作曲

      房晓敏的作品充满了技术,对乐团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他是一位很有创作经验、生活阅历丰富的作曲家,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房晓敏对

    2015-12-15详情
  • “华阴老腔”给了流行音乐怎样的“颜色”

      【事件】谭维维黄土摇滚 《给你一点颜色》与非遗华阴老腔民间艺术家合作  【观点】流行音乐应发出时代、社会、自然与人们心灵的共振

    2015-12-15详情
  • 民谣音乐真的迎来春天?

      从几年前一首《董小姐》像野马一样闯入人们的视线,民谣就成为了音乐界的热词。近段时间来,借着《南山南》唱红《中国好声音》舞台的热

    2015-12-11详情
  • “互联网+”时代,传统唱片和数字音乐如何共处?

      最近国家‘二胎’政策放开,有一幅漫画,画的是‘老大’拼命干活,‘老二’坐在那儿享福。传统唱片与数

    2015-12-10详情
  • 仲呈祥:从复排巡演歌剧《白毛女》说起

    民族歌剧《白毛女》以艺术实践的方式,雄辩地证明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两个讲话精神的一脉相承和永恒魅力,给我们以深刻而宝贵的启示。

    2015-12-10详情
  • 肃清“毒情”音乐界需警钟长鸣

      【事件】 音乐界人士涉毒被抓事件接连发生,中国音协所属学会联合倡议从业者拒绝毒品  【观点】 假借音乐之名涉毒的行为,不仅触碰

    2015-12-09详情
  • 民族音乐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朱哲琴到萨顶顶再到如今的杭盖、帕尔哈提和山人,他们在国外做大量演出、出唱片,而后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让国内的观众接触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音乐,并且更进一步刺激了国内流行音乐的多样化。

    2015-12-07详情
  • 毒品中找不到音乐的真谛

    继尹相杰涉毒“二进宫”后,歌手毛宁、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学生吸毒被抓,诸多知名音乐人强烈呼吁音乐界要抵制毒品。

    2015-12-07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