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
  • 从“老树”看中国水墨画的“新图式”

      诙谐、有趣大概是快消生活状态下最为缺乏的了,绘画亦是如此,一种是看惯了美术馆中严肃的作品,越来越觉得有思而无意。另外一种就是削

    2016-04-27详情
  • 浅析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的本源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艺术设计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张仃先生的艺术设计思想受到了多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具体而言,张仃先生的艺术设计思想

    2016-04-27详情
  • 全球化、市场化、去政治化,中国当代艺术的十年之变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  2005年,蘇富比春拍将中国当代艺术引向国际拍卖,从此出现了一个在艺术评判标准之外的新标准。 四川美

    2016-04-25详情
  • 纵横之间的坐标点——现代水墨画

      艺术,是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它用一定的语言表现艺术家所在的维度,定位他们在精神层面所处的坐标。随着社会的发展

    2016-04-20详情
  • 对徐悲鸿质疑的几点思考 

      徐悲鸿研究早已汗牛充栋,但徐悲鸿本身却被层层遮蔽。如果想透过这些遮蔽,看到问题本身,也许需要回到现代性的问题上,这是绕不过去的

    2016-04-15详情
  • 笔变:以“写意”连接传统与当代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美术理论界对中国现当代水墨特征与演变的梳理很多,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水墨批评与理论来应

    2016-04-13详情
  • 国际化视野下的威尼斯画派

      由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总督宫、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六家博物馆提供的72件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览于3月25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

    2016-04-07详情
  • 中国画基因不容改变

      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魅力非凡。从开始接触国画艺术到现在,我已执笔耕耘近30个年头,多年下来,越来越发觉国画艺术的伟大与精妙。然

    2016-04-07详情
  • 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 

      内容提要:从现代到后现代,艺术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样态变化的背后则是以物性为中心的范式转型。现代艺术的范式是拒绝物性的现

    2016-04-07详情
  • 画禅室中的笔墨与自然

    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

    2016-03-24详情
  • 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

      对于中国画,无论是研究绘画史的学者还是兴趣浓厚的爱好者,初始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读中国画?在北京故宫的武英殿、上海博物馆的绘

    2016-03-23详情
  • 回望插图的黄金时代

      插图,英文为illustration,又译为插画,相应的illustrator就译为插画家或插图家或插图画家,他不同于欧洲中世纪从事手绘本装饰的工匠

    2016-03-23详情
  • 中国古代彩塑: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

      彩塑之源流  中国古代彩塑艺术源远流长。迄今所知,彩塑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1983年开始陆续发掘的辽宁建平和凌源两县

    2016-03-21详情
  • 漫谈绘画的精到意识

      精到,原是形容文章十分到位和得体。陆游《梦锡集句杜诗序》:文章要法在得古作者之意,意既深远,非用力精到则不能造也。现今,移用到

    2016-03-18详情
  • 当代工笔画:融入生活的中华美学“新”风尚

      3月3日,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举办了第十一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论坛聚焦当代工笔画创作与理论,邀请工笔画界的艺术家和理论家蒋采萍、何

    2016-03-14详情
  • 艺术图像中的女性形象变迁

      艺术图像中的女性形象的流变,实际上就是女性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的变迁。从隋、唐与古埃及艺术的微胖界,再到中世纪与宋、明、清的纸

    2016-03-10详情
  • 古代闺阁绘画:丹青妙笔诉情长

      编者按: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作为现代女性除了工作以外会有许多休闲项目用来消遣,但对于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女性来说,

    2016-03-09详情
  • 谈谈中国书画的“气”

      气韵生动经晋代谢赫提出,为六法品评画艺的标准之首,历代至今也成为书画家创作与欣赏的品评标准之首。笔者认为,其中气应泛指书画作品

    2016-03-08详情
  • 陈半丁画作:“端丽婀娜 柔厚中和”

      对于20世纪的中国传统艺术,今有四大家、八大家之说,而萧润德先生认为,以书、画、印三绝而论,则当首推吴缶老、齐白老、陈半老三家。

    2016-03-02详情
  • 变体画:反复创作同一母题的自我阐述

    变体画创作在美术史上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借鉴和创造的手段,它既指对前人经典或成功作品的临仿,也指对自己相似题材和构图作品的不断探究。

    2016-02-29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