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
  •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宣传片《相聚乌镇》,水墨乌镇尽显中国韵味!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17年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近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的独具中国韵味的水墨动画宣传片,开始登录美国CNN黄金时段,在全球播出,这是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宣传片。

    2017-12-06详情
  • 一个“艺术叛徒”开辟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既有浓墨重彩的中国画、苍劲有力的书法,还有炫彩斑斓的油画,更有有关美术教育的各种文献资料,如果说这些作品物件均呈现在一个个人展上,你肯定会问这个人是国画家?是油画家?还是教育家?好像这些词都不能准确而全面地描述出此次展览的主人翁——刘海粟的身份,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再没有比“艺术叛徒”更合适他的了。

    2017-11-15详情
  • 程阳阳山水画品读:兼容南北 雄秀明快(李昌菊)

    程阳阳却坚守着文人画深趣,静心研习传统,体悟笔墨魅力,涵养画面士气,这种一边积累一边探索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观他近期的画作,笔锋更迅疾纵逸,墨色更挥洒淋漓,设色更清雅明快,气韵神采更活泼,显然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正步入一个“散怀抱”的自由境界。

    2017-11-14详情
  • 品程阳阳画作:淡墨轻岚 率意求真(盛葳)

    程阳阳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简约洒脱、萧散简远的笔墨来展现独自的审美理想、人生追求和哲理思考。他正享受着笔墨文化的实践过程带来的快乐。

    2017-11-14详情
  • 品读程阳阳的山水画艺术:于萧散淡远中见性灵(王宏伟)

    程阳阳的山水画不以造境之奇为高,而以平和萧散中见性灵为胜,一如他在工作生活中的为人。

    2017-11-14详情
  • 李春祥《湘南起义》系列水彩画:矢志犹颂红土地

    李春祥通过《湘南起义》系列水彩画,表现了他对艺术虔诚而痴迷的态度和执着不懈的努力,敏感地去感悟生活,矢志不渝地去发掘发生在红色土地的故事,不断地探索艺术的真谛,而绘画中表现的人物众多,画作连续入选中国美术大展,从而迎来了自己绘画艺术的春天。

    2017-11-13详情
  • 郭石夫 :我们中国画越来越不像中国画了,为什么?

    我想我们的画家修养如果上不去,你的画很难说有什么品格,因为中国人讲绘画理念,它不仅是表面的那些东西,不是讲的类同死物的东西,是不是?

    2017-10-26详情
  • 到底是什么让今天的雕塑如此有“活力” ?

    在吴为山看来,雕塑是精神的外化、情感的凝聚;“雕塑的现代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形式” ,美术评论家尚辉认为,张充仁的《恋爱与责任》 、滑田友的《轰炸》 、四川美院集体创作的《收租院》和新中国成立伊始雕塑界集体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当下众多中国雕塑家所投身的意象雕塑创作,反映了中国雕塑在引进欧洲雕塑后,一直试图通过写实语言来实现雕塑公共性的纪念碑意义,这其中隐含的现代人文精神恰好和欧美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具有艺术家个性的语言自立形成了一种逆向运动。

    2017-10-19详情
  • 诗意画:傅抱石的“亿元时代”

    回顾过去10年傅抱石书画的拍卖纪录,不难发现傅抱石的高价作品,大多为诗意画。在傅抱石看来,“截取某诗的一联或一句做题目而后构想”,或是“使若干名诗形象化”,都是“自宋以来山水画家最得意的路线。”其实,“诗与画原则上不过是表达形式的不同,除了某种程度的局限以外,其它是息息相通的。”

    2017-10-11详情
  • 吴冠中:科学家和艺术家都不应止步于匠人

    我们从那些大师对于艺术观念,对于技法,对于主题的阐述中,从他们对于后世的警句中,或许能更加明白大师们的艺术观念,也更为容易与“艺术”二字所产生的意义更进一步。

    2017-09-25详情
  • 《千里江山图》:十八岁少年的千年绝唱

    王希孟,一位在画史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的北宋宫廷画家,一位身世扑朔迷离的山水画家。他18岁时,竟然仅用半年时间便绘就了《千里江山图》,这既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2017-09-21详情
  • 徐里:当今中国应该给世界看些什么?

    作为艺术创作者要有文化自信,用具有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精神的作品影响世界,让西方接受中国的审美艺术,感受独具东方意韵的中国文化。

    2017-09-18详情
  • 紧扣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创作──关山月与他的时代

    一个在画坛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画家,一定与其时代相表里。不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关山月的艺术与他所处的二十世纪,就是这么个互动相生的关系。从关山月进入艺术创作的抗日战争开始,几乎他所有的创作都紧扣着时代的特征、思潮,紧扣着时代的脉搏。

    2017-09-18详情
  • 这一代“传统派”艺术大家证明了中国画是进步的

    这便是今天我们回望上述几位传统型画家的现实意义:他们的艺术源于传统,而不溺于传统;他们是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者,而决不是保守主义者。

    2017-08-30详情
  • 潘公凯:中国画的笔墨并非孤立,而是个人修为的表征

      编者按: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日前在中华艺术宫做了题为《笔墨作为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及其未来学价值》的讲座,他从笔墨是中国画的

    2017-04-17详情
  • 徐粤春:程大利、程阳阳的山水人生

    程氏父子就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艺术观念,努力追求中国画家的理想艺术人生。

    2017-04-13详情
  • 中国水墨画的基因与当下

    中国画发展至今呈现出多种面貌,那么现代中国水墨画和古代中国水墨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本文作者年轻时在中国传统笔墨方面下过极大功夫,后又游学美洲,受西方艺术影响甚深。

    2017-04-05详情
  • 潘天寿之子潘公凯:“向前走”必须“往回看”

    近日,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上海和苏州的水墨展和装置展分别以传统和当代的方式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价值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的实践。他表示,“向前走”必须“往回看”,如果对传统没有深入的理解,“向前走”就无从起步,起步就是传统给你的积累。

    2017-03-28详情
  • 左庄伟略论山水画与风景画:心中山水与目中风景

      天地间的万物都称之为客观存在的自然,光天化日之下的山川、田野、林木皆称之为风景,自然风景中到处存在着美,引得无数艺术家为之赞颂

    2017-03-20详情
  • 蔡副全:《西狭颂》的浑朴汉画同样不可忽视

      中国书法史的杰作,摩崖刻石《西狭颂》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中段青龙头南壁,是汉代杰出的摩崖巨

    2017-03-1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