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
  • 英国脱欧,欧洲艺术市场或倾斜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公投计票结果显示,英国已表决选择退出欧盟。无可否认,这也无疑给英国艺术市场带来严重挑战。

    2016-06-27详情
  •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多维观察

    在美国拉什莫尔山的山崖上,四位曾对美国政治历史有过巨大推动的总统的头像被固定在花岗岩上,他们代表了美国前150年的历史。

    2016-06-24详情
  • 三百年后水彩画的中国式复兴

    水彩画一直被认为是美术创作中的“小清新”和“轻音乐”,大部分人对于水彩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依然是李可染、吴冠中、古元等近现代艺术大家早年的写生。

    2016-06-23详情
  • 数字视觉化技术一探全国美展获奖秘密

    作为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评选,全国美展一直对国内的艺术工作者具有非常的意义,许多埋没在基层的人才通过全国美展

    2016-06-14详情
  • 刘思东:我渴望绘画回到童真

    从形象到意象,从成熟到童真,从有法到无法,从自然到画境,从有形到无形……在5月31日开幕的“江山比玉——刘思东中国画品鉴会”上,山水画家刘思东为观者展示了自己最新的艺术探索。采访他的那天下午,正逢儿童节,他坦言,渴望自己像孩子一样画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2016-06-08详情
  • 多少个缪斯才能成就一个毕加索

    2016年6月11日起,一场名为The Artist and His Muses的毕加索作品大展将在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举行。中国大

    2016-06-02详情
  • 论近代山水画景式与笔墨的转换

      山水画的景式是山水塑造的基本形态,也是山水画欣赏的基本内容,这是山水外在美的根本元素。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景式的美感

    2016-06-01详情
  •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多维观察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  在美国拉什莫尔山的山崖上,四位曾对美国政治历史有过巨大推动的总统的头像被固定在

    2016-05-30详情
  • 象与像:视觉艺术的两个维度

      最近十年大陆艺术理论界关于艺术形态探讨最多的,莫过于抽象艺术。中国有没有抽象艺术?如果没有,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发端于

    2016-05-26详情
  • 中国水墨的新语境

    当今中国水墨画坛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新文人画的辉煌历程、21世纪中国水墨实验和探索开始走向平静和沉潜。

    2016-05-20详情
  • 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的争论、诗意与凝望

      渔网(版画),勒内·基利维克  从中法文化之春到法语文化节,再到大大小小的艺术节、音乐节、戏剧节,不同艺术类型的中法文化交流向来

    2016-05-19详情
  • 朱浩云:当今艺术品投资风险来自哪里?

    大家知道,在如今的艺术市场里,参与艺术品收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冲着投资而去,期盼今天买进,日后抛出大赚。所以,同股市一样艺术市场也是一个投资市场,那么,既然是投资就必然存在风险,而它的风险来至于哪里?

    2016-05-18详情
  • 探索水墨与油画的东西方融合

      中国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 李宽  从开始学画时至今日,我对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热情与日俱增,对人物画的创作似乎有种本能的热爱,上世纪

    2016-05-09详情
  • 写生何为——中国画写生之实践与思考

      谈到写生,不能不谈到中国当下艺术教育的种种问题。在中国画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宋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

    2016-05-06详情
  • 论西方绘画的雕塑性与中国雕塑的绘画性

      一、西方绘画的雕塑性  (一)史前时代艺术已初步显现出立体感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往往对于逼真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更为青睐。为了满足

    2016-05-05详情
  • 科技化代表当代装置艺术的发展趋势?

      论坛现场  2016年4月29日下午2点,第三届装置艺术国际论坛在今日美术馆召开,参会的嘉宾有策展人:马得、范依众、晏燕、张红雷、冠名

    2016-05-04详情
  • 贾方舟:当代语境中水墨还有什么新的可能

      水墨画在艺术上的经典化是以媒介材料的高度完善为其物质前提的。  毛笔的弹性、墨的细腻层次、宣纸的绵细和渗化性能,对于水墨表现力

    2016-05-04详情
  • 格哈德·里希特:与文本对话

      按:文章G部分为里希特本人笔记,翻译自Gerhard Richter《Textes 1962-1993》(格哈德·里希特《文本1962-1993》,Les presses du

    2016-05-04详情
  • “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综述

      传承工匠精神 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综述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

    2016-05-03详情
  • 从“村妇的挑战”到艺术的变迁

      ●艺术史从远古走到今天,或者说从古典走向现代,其实就是一部精英化日益被打破,平民化随之凸显的历史。  ●衰退并非消亡,古典艺术

    2016-04-29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