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是站在2021年的新时代对百年前建党历史的深情回望。主创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对史料进行深度开掘,以具有强烈的青春感、时尚感和历史生活质感的表达,充分调动当下年轻观众所喜爱的可视化元素,呈现出一部行云流水、充满时代魅力的红色主题电影,也为此类影片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1921》是一部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并努力通过艺术创新来表达、传递历史真谛的影片,在传统与现代、主题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上做得较为出色,成功实现了创作目标。
影片《守岛人》用鲜活、立体、丰满的电影人物,朴素平实却又激动人心的电影叙事,对英模人物身上蕴含的时代精神进行了准确提炼和把握,成功实现了对英模片创作困境的突围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共同体美学理论、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是近年来被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三个最前沿的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对于中国电影的指称和整体观照下所倡导的学派理论;共同体美学理论则是更多地站在现实的土壤上,试图归纳多元创作的精神趋向,引导更多的创作来共同拥戴对时代发展趋向的理论呼吁;电影工业美学更聚焦于当下所倡导的与时俱进的新生创作现象,也更多朝向于电影的工业性技术表现的美学理论概述。
电影则伴随改革开放40年产生了方方面面的重要改变,透视电影全面性的改变中,最为凸显宏观变化的几个方面,可以透视其自身在改革开放促发下如何嬉变,也可以反观证明改革开放的价值意义。
电影《1921》作为开幕影片,以艺术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到党的诞生地上海,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开天辟地的重大历史时刻。
柳青去世40多年后,这部穿越岁月的电影,再次向人们展示了20世纪当代中国最感天动地的一段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的史诗。
回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在挑战中进步,在机遇里崛起,展现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内生动力,构建出电影艺术、美学、文化、传播等多维度的共同体,在实现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和电影强国的道路上扎实前进。
从谍战片这一类型说,《风声》与《悬崖之上》两部电影让我们看到更多层面的女革命者,也让我们期待那些被遮蔽的“她们”在历史和革命叙述中有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呈现出某些值得关注的新态势和新趋势。“新主流电影大片”承担国族想象和文化认同的文化功能,尊重市场,以商业类型化实践,继续以“头部”效应引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