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
  • 读者变为用户,别掉进算法的“陷阱”

    对网络和技术时代用户的个人体验、人文精神,用户在文艺创作与传播中的作用等思考,或许能为人类面对科技发展,保持主体地位,提供某种反思的方向与路径。

    2021-02-23详情
  • 优质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潜力巨大、体现担当(支菲娜)

    随着网络文学和影视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日益繁荣,脍炙人口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优质IP,被改编成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影视剧作品,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实现了较好的产业价值,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2021-02-23详情
  • 网络原创文艺评论势头强劲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稿件,光明网重点打造“文艺评论”频道……网络文艺评论活力四射,势头强劲!

    2021-02-19详情
  • 把脉当下网络文艺发展现状:摈弃“野蛮生长”,走向“稳健成长”

    网络文艺应该在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密切互动中寻觅发展空间,既彰显中国气派,也具有世界性视野,既扎根本土人民生活,也从中提炼人类性意义。

    2021-02-08详情
  • 警惕新媒体对大众审美的“矮化”倾向

    新媒体平台不能以阅读量、点赞量为唯一标准,而要自觉对曲高和寡的严肃高雅艺术、传统国粹给予扶持和推流,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严肃高雅艺术,让更多人受到高级艺术的熏陶和影响。

    2021-02-05详情
  • 2020年网络综艺观察:蓄力赋能再出发(王文静)

    “5G”“AI”“4k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应用各显神通,网络综艺用轻松愉悦的娱乐形式陪伴网民度过了这并不平凡的一年,保持了网综行业稳中有升、逆势飞扬的发展态势。

    2021-02-04详情
  • 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马季)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拐点,文学创作从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转型,如何提升网络作家的文学地位、培育新生力量,让网络文学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1-02-01详情
  • 横屏“让位”竖屏,别出让了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竖屏视频改变了既往接收终端和表现形式,重构了创作者、用户、平台之间的社会关系,用户接触视频的场景也被改造,从而为网络视频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

    2021-01-27详情
  • 守正创新的2020年网络剧(刘妍)

    国产网络剧的精品化路线,呼唤具有强大标识印记的“厂牌效应”的网络剧横空出世,期待兼具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能够“走出去”,输出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艺术风格的影视作品。

    2021-01-19详情
  • 惊艳,数字艺术里的新国风

    数字绘画与传统架上绘画相比,其在载体上充分利用了新时代的新兴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工具局限和不可复制性,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喜爱,成为当下绘画创作的新方向。

    2021-01-14详情
  • 网络文学的文学质地和社会担当(李林荣)

    网文创作更应追求高格调,网络文学应突破同质化写作

    2021-01-11详情
  • 放弃探究时代精神 网络文学就是“长不大的孩子”

    《中国网络文学理论评论年选(2019)》搜集了2019年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精要之作,是一本检视当下网络文学批评视野、精神向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文献。

    2021-01-07详情
  • 网络文学中的“大叙事”策略(吴长青)

    网络文学并非没有“追求”,其“追求”是在坚持通俗性基础上对“经典性”文本的模仿和吸收,是祛“弊”创“魅”、弃“大”追“小”,在“小”中实现“大叙事”。

    2020-12-28详情
  • 改编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由网络文学IP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几乎占据了热播剧的半壁江山,还成为中国向海外输出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两个关键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成为未来网络文学IP改编的关键问题。

    2020-12-26详情
  • 网络文艺的创作与传播别陷入“算法”出不来(赵丽瑾)

    避免对算法的盲目推崇,通过人机协作,将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以健康丰富的信息流动,激发网络文艺的先进性、人民性,传递真善美、激发文艺能量,才是算法技术操作的正确方式。

    2020-12-26详情
  • 强化优势让长视频乘风破浪

    从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整体来看,“长”“短”并行、开放共赢是行业发展的主基调。长视频综合实力强劲,在内容积累、创意机制、人才储备等方面经验丰富,应继续坚持走精品化道路,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短视频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网络视听行业的工业化水准

    2020-12-26详情
  • 网络文学应该面向精神史写作(周志强)

    认识到两种文学创作的精品意识的不同,才是正确引导和建立网络文学精品话语的核心所在。

    2020-12-24详情
  • 引导网红提升理性利用媒介的表达能力

    广泛发动社会教育,鼓励各种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科研院所参与到对全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普及之中,引导他们认识新媒体产业中的新变化,了解其经济政治与文化功能以及技术特性,对负面现象进行有效批判,降低对网红的盲从,提升理性利用媒介的表达能力。

    2020-12-15详情
  • 利用“游戏”窗口挖掘文化瑰宝

    随着“国风热”的兴起,国风元素深入到音乐、动漫、服饰等方方面面,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风游戏也不断挖掘各色历史题材、游戏模式,在玩家的期待中蓬勃发展。

    2020-12-15详情
  • 通过数字游戏传播传统文化

    数字游戏不仅带来引人入胜的视听和互动体验,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新兴媒介,具备独特叙事能力,能够承载信息,影响玩家、传播文化。

    2020-12-1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