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新生力量不断涌现,进一步壮大了创作队伍;研究评论更受重视,理论方法更趋自觉;传统收费阅读模式受到免费阅读模式冲击,产业开始升级转型;“网文出海”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内容输出向模式输出转变,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亮点。
以武则天时期为时代背景,以一只担任大理寺少卿的白猫为主人公,以探案、搞笑为主要题材的国产网络动画《大理寺日志》,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讨论热度颇高的话题性作品,它又给网络动画创作带来哪些启示?
《放开那个女巫》的一个鲜明的阅读快感就来自于重新演绎人类历史中工业文明到来的诸多细节以及由此形成的蒸蒸日上的科技乐观主义。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流价值对网络文学的重视、赋能与规制,文学创作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至上转型,如何让网络文学向精品化、主流化发展,提升网络作家的文学地位、培育新生力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内短视频平台纷纷联合各地文艺界,相继发起以抗击疫情、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短视频功能和内容由个人化向艺术化的转变,形成了独特的传媒艺术新样态。
互联网上的文艺创作既需要主体自律,又离不开必要的他律。以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来规范网络文艺创作,将有助于网络文艺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和制度环境。
虚拟世界的特性决定了游戏产业应该是创造精神产品的集合体。今天年轻的玩家,明天可能是游戏的开发者、设计者、管理者,他们的经历和回忆,他们的收获与遗憾,或许将成就明天游戏的底色。
今后的网络文艺创作有必要摒弃原有创作视角和美学表达的偏颇,在精品化建设、创新能力、对外传播水平等方面多下功夫,以优秀文艺作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传递好中国力量。
在海外传播上,网络文学进入网文出海的3 0时代,经过内容输出、平台搭建的前两阶段,网络文学海外原创内容逐渐增多、领域分工更加细化,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正逐渐实现从内容到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消遣到价值的转变,并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理由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耳目一新。然而,也没有理由否认另一个事实:众声喧哗的表象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